登徒子转了个弯,反映道:“你说我好色到饥不择食?”
宋玉一脸无辜,惶恐地摆手,“切莫所言,这可是登徒大夫自己说的。”
“哈哈哈!”
楚襄王再也忍不住,大笑出声,末了,又加了句:“说得好!
说得好!
玉爱卿不用退下,我们继续听琴。”
登徒子气结,发出如野兽被伤的惨烈叫声:“大王!”
楚襄王依旧憋着笑,本想给这位老臣留足面子,谁知他仍不肯离去,只得自发地做了这次谏言的总结辞。
“那个,登徒爱卿,何必认真至此?难道真想让寡人以‘好色’之名治你的罪?”
言下之意,宋玉比你说得有理。
登徒子两眼一翻,厥过去了。
当其被轰轰烈烈抬出大殿之时,王宫内又传出了婉约动人的琴音,其他大臣们远远见了,只叹息一句:
这年头,谄言告状的奸臣不好当啊。
第二日,登徒子因气倒,生平第一次请假未上朝,楚襄王与大臣们却觉得,今日没有呱噪之声的清晨天很蓝、风很清,早朝很祥和。
再一日,《登徒子好色赋》不知被何人所书,流传于楚国街头小巷,添油加醋说得,正是登徒子当日谏言当“奸臣”
之事。
但赋上纂名却赫然落着“宋玉”
二字,不知是真是假,当事人宋玉一直保持缄默,让这《好色赋》更平添一份神秘色彩。
不出两年,其他六国也早已明闻“登徒子”
好色的大名,“登徒浪子”
的典故就此渐渐传播开来。
是以,登徒大夫的操心排行榜上,又多了一件关于名誉的烦心事。
每每郁结之时,必咬牙切齿唤上上两声“宋玉小儿”
;是以,宋玉这两年,往往莫名打上两个喷嚏。
朝中大臣们见了,又评语道:这年头,能言善辩的文臣也不好当啊!
作者有话要说:新坑,请使劲撒花。
第二章
近日,登徒大夫又新添了件烦心事。
不为其他,只道登徒子五子之中独有一女,唤“二丫”
,大名尔雅,恰是登徒子的心头肉。
这登徒尔雅既没随着爹爹的尖嘴猴腮,也没继承到娘亲的脑满肥肠,反倒生得娇小玲珑、花容月貌(这就是负负得正的结果?)。
登徒子本盼着女儿有个好归属,可自从《登徒子好色赋》流传世间以后,登徒家再无人上门提亲,豆蔻年华的登徒尔雅从十六岁等到十八岁,渐渐地,过了她的最佳婚期,步入大龄青年的队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