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13章 升堂(第2页)

大门在最中间位置,门为朱红色的大木门,上面有一排排门钉,共五路五排25枚。

位于大门上方的黑漆匾额,上书“宣阳县署”

四个字。

匾额下方楹联“天听民听天视民视,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这句采用清代叶县知县欧阳霖所写,释意为:身为官员,一言一行都在上天与百姓的耳闻目睹之中。

县衙旁的第二道侧门为仪门。

取自“有仪可象”

之意,意在提醒经常出入的知县要为人民做表率,严于律己。

仪门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型建筑,东侧为“萧曹庙”

,里面供奉的是西汉的名相“萧何”

和“曹参”

西侧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是“土地祠”

,里面供奉的是一方土地神,庙前设剥皮场,若遇贪官污吏,即将其皮剥下,填充麦草,置于大堂上,用实物对官员进行廉政教化。

所以土地祠又成了严肃法纪的代名词,被人们称为“剥皮庙”

或“皮场庙”

东西两侧一正一反的典型教化,时刻提醒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大堂之后便是宅门。

宅门东西两侧有小型门房,古时由门卒俗称“门子”

看管。

这些门子往往是知县亲近的人来担任,也是官与民之间的唯一沟通桥梁。

有些门子利欲熏心,借职务之便勒索来人钱财,谋取私利,这便是古时“走门子”

“走后门”

的由来。

宅门上方楹联“受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

做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意思是:拿人钱财的同时就把自己的人格出卖了,不要以为别人不知,在工作中只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大门、仪门、宅门”

这三道有形的门承载着“与民共情、受民监督、造福于民”

的为官准则,引领历代官员的坚定走进“廉洁自律”

“勤政务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