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时期重文轻武,放眼望去,朝中可用的武将并不多。
内外皆用兵,形势危急,不容拖延。
最终,朱宣伊决定以镇守广吉的将军齐辛为主将、以才思敏捷、辩才无双的御史中丞刘斐然为使者,边打边和谈。
】
任务光荣而艰巨。
说实话,齐辛打北蛮也败过很多次——虽然他会悄悄认为失败有惠帝瞎指挥的因素,但失败还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和阴影。
他一直渴望着血洗耻辱、重振大胤国风。
宣伊陛下将这个任务交给他,齐辛感受到陛下的信任和期许,同时也承担了极大的压力。
现在的他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怎么想,至少,他无惧马革裹尸、身异处。
刘斐然亦是肃穆,仿佛舜阳殿下已经交给他这项任务。
北蛮并不是懂得礼仪的部族,他们可不在乎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
这一去,极有可能是有去无回。
然而,形势已经危急至此,他毅然决然,无惧死亡。
【另外,令越观唐返北境,稳固防线。
对齐辛、刘斐然的任用,朝臣并无异议,毕竟这是大家商议过的。
只是,包括薛泽若在内的臣子们反对让越观唐返回北境。
因为越观唐已经是靖亭君,将他置于危险之中并不合适。
】
不仅天幕上,天幕之下,臣子们也表示了不同意。
“靖亭侯是殿下的丈夫,怎能让他再前往北境?”
“如若靖亭侯在北境出了意外,殿下必会因此忧愁难过,身为臣下,怎能让主君处于忧愁之中?”
“更糟糕的是,如若靖亭侯不幸落入敌手……”
“身为外戚,越家不宜拥有过重的军权,靖亭侯或许忠于殿下,越家却不能保证不会生出异心。”
“殿下未有嗣,靖亭侯怎可离京?”
……
越观唐就站在那里,微微苦笑,这些文臣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他越观唐还不至于无能到被北蛮俘虏。
至于越家,那位文官说的对,已经有些越家人心浮气躁了。
是该好好敲打敲打,这件事要他自己动手,该下手时绝不能留情,否则——
盛与衰只是一线之隔。
【反对无效。
一则宣伊陛下态度强硬,二则越观唐本人没有反对。
还记得我们在《孟文箬传奇》那期说的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