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喜有些担忧,“妈妈,您下了这么重的香,娘子会不会生气啊?”
“她生气便拿我出气吧!
自从她从济州回来,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不是做噩梦,就是看什么南疆舆图看到天亮。
现在南疆安定了,她又开始操心些有的没的!
再这么熬下去,人都废了!”
石妈妈叹了口气,既心疼又气愤,狠狠掐了初喜的胳膊。
“你以为我不知道那个孙不思是大长公主殿下的人?他每天神出鬼没,和娘子密谈,以为我老得瞎了眼吗?”
初喜敢怒不敢言,怕吵到娘子,连疼都不敢喊,只得小声揉着胳膊嘟囔。
“娘子做事我们如何能阻拦?娘子不说也是怕您操心,她还是乐意同您交心的。”
“咳!
我操什么心!”
石妈妈苦笑,良久才又出声。
“我不是怨娘子长大了不同我交心,其实娘子从来也没有真正同谁交过心。
我只是心疼她,把什么事都放在心里,什么都要自己去解决。
她从来没想过,这个世上还有人愿意毫无所求地帮她、相信她。”
———
盛央八年,十一月初五,宜施恩封拜。
徐十五带着从南疆而来的将士,在城外军营休整了两日,一早便被礼官带到了宫里,等待受封。
宫里不得随意进出,礼官和内官安顿好将士们,只带着徐十五和罗盖来到乾鉴殿。
说是将士,其实就是当初为了攻下笠城东拼西凑出的那七百余人。
这其中,有一些本身就是禁军,瞧不上额外的官职,只有梅六山等几名一路跟着徐十五出生入死的人,宁愿放弃千里挑一的禁军身份,也要继续跟着徐十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一些罗盖和肃嘉大长公主的人没跟来仕焦,这些人本就是南疆的寻常百姓,并没有什么鸿鹄之志,纵然危机时刻敢于守护一方,但他们更喜欢过寻常的日子。
如今,站在徐十五和罗盖身后的,只剩下四百八十七人。
在众人的期待之中,礼官高声宣读了诏书。
翊王在南疆赈灾,又协助徐十五等人攻下笠城,功勋最大,自然排在最前受赏。
但亲王已是晋无可晋之位,因此皇帝大方地将他的食邑从万户提升到了一万五千户,加封正二品柱国。
此言一出,百官无不咂舌。
若说从前大家对于翊王的将来还持有怀疑态度,如今圣上明谕,翊王已是显贵无极的存在了。
而后,诏书上的内容更是让人震惊。
“南越祸乱,凶国害民。
先将军楚公念在平讨,雅意未遂,厥美着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