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夕阳西下8(第2页)

卡车将一家人连同所有的家具都拉到了&bp;808厂。

808厂最初是负责踩石头的,那些石头被用于修建飞机场,后来逐渐发展为给飞机配套做机电开关。

在那个小山沟里,一家人一住就是十年。

那十年的时光,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曾卫国的记忆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在那里,他和小伙伴们上山采蘑菇、摘山里红、榛子、核桃、松子,那些大自然的馈赠,成为了他们童年最欢乐的宝藏。

上学的路上,他们在冰面上滑冰板,尽情地享受着冬日的快乐;也曾调皮地跑到玉米地里偷玉米,在那片金黄的玉米地里,留下了他们一串串稚嫩的笑声。

甚至,还曾偷偷地把爸爸的手枪拿出来放上几枪,那惊险刺激的瞬间,至今仍让他心跳加速,成为童年里最冒险的回忆。

父亲是个传统的人,在他的观念里,家务事似乎是母亲的分内之事。

他下班后,总是习惯性地拿起报纸,沉浸在那个文字的世界里,而母亲则在下班后,匆忙地走进厨房,忙着为一家人准备饭菜。

早餐是简单的馒头稀饭,中午是母亲亲手擀的面条,那面条劲道十足,饱含着母亲的爱;晚上则是玉米大饼子,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有着家的味道。

那个年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凭票定量供应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一家人却紧紧相依,相互温暖。

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细粮的份额会多一些,而饺子,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

因此,小时候的曾卫国,总是特别盼望着过年,盼望着那一顿美味的饺子,盼望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时刻。

“最困难的那段日子,是在三叉子。”

母亲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那段艰难的岁月又重新浮现在眼前,“刚到那里的时候,我们没有户口,只能借住在老百姓家里。

为了生计,我就在田边地头开荒,种上玉米、地瓜。

你爸在部队食堂吃饭,他心疼我们,经常把省下来的馒头带回家。”

母亲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

“当时,三叉子有一万多人在挖山洞,那场面十分壮观,但也伴随着危险,经常有坍塌事故发生。

你爸在&bp;463医院当军医,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母亲微微顿了顿,像是在回忆那些细节,“医院里的被子都是老百姓拿回家去洗,我为了多挣些钱,一天能洗二十条呢。

而且都是打水井水洗,洗完晒干缝好,一条能挣七毛钱。”

母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笑容,那笑容里,有着对过去艰辛岁月的坦然,也有着为家庭付出的骄傲。

靠着这些辛苦挣来的钱,他们才能从老百姓手里买些粮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然而,三叉子对于曾卫国来说,却没有任何记忆,那段岁月,在他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

在&bp;808的日子,对于母亲来说,是充满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母亲,年轻、漂亮、能干,身材苗条,是家里的顶梁柱,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

她的身影在曾卫国的记忆中,总是充满了活力与温暖,是他童年最坚实的依靠。

而如今,岁月无情地在母亲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