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邑人卞邦本作诗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白龙山、砂山之间石虎门以北花园里一带的秀丽风光,史称“花园十景”
。
这些美景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华士如梦如幻的美丽画卷。
清朝陆石麟作《龙砂续八景》,以山南华墅为主题,为华士的文化底蕴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从此,华士以“龙砂”
为别称,声名远播,四海皆知。
此时,通往华士镇的官道上,一支数十人的马队正匆匆赶来,为之人正是崇祯皇帝。
亲自前往仪真去见黄得功一事,尽管遭到众人的强烈反对,但崇祯依旧力排众议,坚决做出了这个决定。
为了保密起见,此次出行由黄蜚带队,以协商移防的名义踏上征程。
除了黄蜚、李若琏随行之外,被崇祯劝降的李来亨率领他的亲卫也一同加入其中。
李来亨的这些亲卫皆是精锐的老兵,崇祯给予他们自由选择去留的权利,然而这些人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追随李来亨。
行至泰州后,崇祯却突然提出要前往江阴一行,这让黄蜚、李若琏顿时感到头疼不已。
二人深知此行风险巨大,苦苦劝谏却毫无效果,只能无奈地做出安排。
他们留下李若琏率军暂时驻扎在泰州,黄蜚则率领数十精锐之士,陪同崇祯秘密前往。
对于此,崇祯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江阴之行也并非他临时起意。
作为曾经的小白作家,“抗清三公”
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人物。
此刻他们距离江阴已经不远,这些人才他又怎会轻易错过呢?
他本可以先搞定兵权再来寻访人才,但现如今崇祯手下实在是缺乏可用之人!
更何况他这次要来请的可是那阎应元!
崇祯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到华墅镇,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众人皆身着便服。
然而,数十人的马队依旧颇为显眼,好在华墅镇本就十分繁华热闹,平日里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他们的到来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按照小白作家朱友建搜集资料中的记载,此时的阎应元应该带着母亲和妻子在距华墅镇不远的砂山东南麓的海会庵中结庐隐居。
“朱戈,你去打探一下海会庵在何处?再问问那里是不是住着一位名叫阎应元的人……”
眼见华墅镇就在眼前,崇祯轻声吩咐道。
随行众人此时才恍然大悟,崇祯不辞辛劳地奔波数百里竟然是为了寻人,都不禁对这位阎应元的过人之处充满了好奇。
“陛下,您是来寻访阎应元的?”
黄蜚忍不住开口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麓也知道阎应元?”
崇祯没想到黄蜚竟然认识阎应元,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以前因为剿灭海盗之事与阎应元有过数面之缘。”
黄蜚点了点头说道。
“你觉得此人如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