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成秀苦着一张脸:“奴婢粗心,只觉得小爷对世子爷都是一视同仁,倒没什么分别。”
“阿郑也这么说。”
太后向着身后的许嬷嬷叹息道,“当初我就说皇帝太过稳重,总要找几个活泼善说话的玩伴搭配着才好,可那几家都小心,都怕事,送进来的都是老实孩子,倒真是侍读,除了读书练武,旁的多一句话都没有,如今眼见着皇帝该大婚了,又个个递牌子进宫的着急——早几年都做什么去了?”
“文华殿里的师傅也是太方正了些,教出来的人也老实,”
许嬷嬷宽慰太后,“几个世子爷都跟小爷似的,一门心思上进办差——说不定错有错着,就对了小爷的脾气呢?”
“先帝去得早,我不懂政务,又没养过孩子,臣子们天天上书说前朝皇帝玩物丧志的典故,我也怕辜负了先帝,对皇帝管得太严了些。”
太后脸上浮现出一丝后悔,“早知道就该听阿郑的话,不应许翰林院那么多日讲,让她松快松快,兴许也能和侍读们亲厚些。”
“先帝亲自替小爷定的功课,娘娘怎么好改?”
许嬷嬷道,“如今小爷眼看着就能撑起江山,足见先帝高瞻远瞩。
那几家侍读也是先帝亲自圈点的,兴许日后就自有分晓呢?”
太后摇头道,“我这些日子冷眼瞧着,倒也都是上进的好孩子,可怎么看都是做臣子的材料,那方面和元嘉似的,都像少了一条筋——唉,我可真怕委屈了元嘉!”
说着向崔成秀道,“眼见着皇帝九月里及笄,明年正月就要办亲政大典,虽说这些年的风气,女孩儿都留到十七八才成婚,可也该相看人选了。
我想着宫里头规矩多,不松快,六月十六我和皇帝去报国寺进香,正好顺便见见。
皇帝若是有喜欢的,有佛祖保佑着,必定是极好的缘分,若是没有,就让他们悄悄回去,也省得惹那些闲言闲语。
既然皇帝那里没旁的人选,就先这么着罢。”
她想了想,又向许嬷嬷道:“我看这些奴婢也未必看得出来。
还是你去跟皇帝说一声,就说我说的,倘若她有什么看得顺眼或是想亲近的,不论是什么品级出身,尽管和我开口,到时候一块儿相看,就是没有,也可说说喜欢什么样儿的,是文的武的?是老实的还是爱说话的?什么话都使得,左右咱们还有时候,正可以慢慢挑去。
叫她别害羞,这是一辈子的大事,没什么好避讳的,实在说不出口,写在纸上给我也使得的。”
许嬷嬷蹲身说了一个好字,与崔成秀一道去清和殿见皇帝。
皇帝素来是今日事今日毕,传过晚膳便让文书房送了当日的邸报并急递文书进来,正读得入神,觉察有人进门头也不抬:“东西都送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