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能制作出这样的镜子?会将白银附着在玻璃上的人……
他定了定神,缓下脸色又仔细地看了起来。
但是只看了一眼,就怅怅地舒了一口气,说不出心中究竟是喜还是悲。
这镜子,与他用银镜反应做出的镜子不同。
与现代工艺制作的镜子在原料与工艺上完全不同。
镜子并不是玻璃所制,而是打磨得均匀光滑的上好水晶。
附在镜背的金属箔虽然也是银色,却并不是银,而是极易提炼的锡。
大概是以锡箔贴于水晶面上,而后倒上汞。
而后液体金属汞会溶解锡箔贴附于水晶上,待汞全数挥发之后,就制成了这样的镜子。
只是这种工艺制作费时,且汞有剧毒,不知究竟要毒害多少手工作坊的学徒。
“怎样?”
朱鞣榕颇感兴趣地观察着他的神色问道。
“你怎么弄来的?”
“本地商人卖的,叫价五百两黄金呢,与你做的镜子一个价。”
“竟然是用水晶和镏金法来制作,耗费的成本可高多了。
不过……你就五百两金买了?你也不是个有钱没处花的主儿啊。”
朱鞣榕一乐,又恢复了老大不恭敬地样子道:“老大英明,嘿嘿,这东西,我压到了二十两黄金加一两银。”
“你倒好,生意做多了人也精了。
我看这么下去,整个南楚的奸商们都得奉你为老大了。”
“哪敢哪敢,多亏老大您精于教导,那一句‘枪杆子底下出金钱’让鄙人受益匪浅啊。”
失笑,那句话是他某日在制定商业策略时不经意所说的,灵感来自于《毛选》里的“枪杆子底下出政权”
。
后来便定下了制御象郡黑道以辅助尔德堂生意的策略,想不到朱鞣榕还把那句话当成了至理格言了。
他因大学学的是医科,常要用到化学知识,所以中学时的化学基础不易淡忘,恰巧高二学的银镜反应与硅的化合物记得格外清楚,所以当初在积攒资金时想到的就是卖镜赚钱。
玻璃只需以洁净河沙加纯碱和石灰石高温熔融就可制成。
而后用硝酸银、氨水溶液与葡萄糖水的混合液涂上,依靠葡萄糖分子将银离子还原为微粒,沉积于玻璃面上。
最后再涂上一层防脱落的漆,就是一面完整的镜子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