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娥已然完全沉浸入小女儿心态。
她摆手:“哎呀,你不要管我。
你这种脾气嫁不出去的。
我想想见到他们唱什么歌好。
一定要唱些能吸引人注意的。”
梅三娘额头一跳。
她牙痒痒和李娥争辩:“什么叫我嫁不出去。
我为什么非要嫁出去?这种江南来的读书人肯定满嘴孔夫子曰,你听都听不懂!
回头柴米油盐操持家里的事一概不会,转头又去喝酒还什么千金散尽!”
读书是个烧钱事。
考上一官半职还好,考不上一官半职的读书人要是不懂赚钱又爱装文人气派,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说散就能散了!
李娥哼了一声:“你懂什么?”
梅三娘:“你才懂什么?”
两人见着话里要火要烧起,旁人忙插话:“人快来了,李娥你要是不挑个好地方,等下人都看不见。”
李娥立刻丢下梅三娘抓起竹筐往外跑:“走了走了。”
刚才插话的人看站在原地的梅三娘一脸冒火的神情,小心翼翼说着:“三娘,你要一起去看看吗?听说他们和以前来的江南人很不一样。
很……很像话本书上的秀才生,能考上状元的那种。”
梅三娘咬牙:“去!”
说完她便气冲冲也去找一个好位置。
梅三娘气冲冲找好位置的时候,看到了阿花以及段瑶玉。
段瑶玉身为大小姐,“离家出走”
相当可笑。
她换了个发型,拿了块布蒙住了脸。
凡是见过她的人,一眼能够认出她。
段家要是不知道段瑶玉和阿花在一起,梅三娘能把头当球踢。
段瑶玉明显也对周家人充满好奇,挤在人群里往外张望着。
梅三娘趁没人在意,到阿花边上轻声说了一句:“记下长相。”
阿花微微点头,目不斜视继续陪同段瑶玉。
梅三娘换了个位置待着,在心里算账。
周家人很吃香,要是今天出来逛引发更多人注意。
本地或许周围不少人都会想要周家人的消息。
家里有孩子的,想要送去所谓新建的学院念书。
家里有待嫁姑娘,会想要嫁入周家。
家里有年轻男子的,会想要看看能不能去周家这里帮工做点活,比如囤田开荒肯定有人要种地。
要卖带有点江南风韵的染布,让阿花去各家阿婆那儿吩咐,要是谁能够染出个什么书生模样的人,卖出去来钱更快。
让阿翔的多做些年轻女子的新款式,认识的铁匠多做些锄具刀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