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闭门读书的贾敷主动把这些事情给接手了过去。
贾代化觉得大儿子估计跟二儿子也是半斤八两可好歹还是把这事交给了贾敷。
那想到贾敷也是管的井井有条,倒也算是解决了贾代化的一大烦忧的事情。
贾敷也是经历他弟弟管家万事不过心的日子的,这会儿也不敢把正经差事交给贾敬,只让他去礼部把皇帝赐下的春祭的恩赏领了来,用来供奉给祖宗。
因这宁国府今年是实在找不到一个能操持年酒的当家主子来,贾代化索性跟贾代善商议了只在荣国府办两家的年酒。
史氏本就是个好面子的,这合办两家的年酒更是一件能显示她管家本事的事情。
史氏自无有不应的。
等除夕那一日,徐老夫人带着史氏这些有品级的女眷都按照品级穿了诰命服饰,坐着八抬大轿进宫朝贺。
顾悕之作为荣国府的世子夫人原本到也是可以进宫的,不过她到底是怀着胎,只报了生育罢了。
倒是王氏又在私下里抱怨“想去的人去不了,可不想去的人倒是可以去。”
也是这么几个月过去了,贾政也早就习惯王氏这见不得人好的样子,只顾着自己练字罢了。
可贾政不搭理王氏,不代表着王氏不会找贾政的麻烦。
王氏觉得自己没得个诰命能进宫还是因为贾政既不是长子又文不成武不就的,前头那个条件是达不到了,除非王氏雇个凶杀了贾赦,还得保证顾悕之肚子里的是个闺女。
可后头那个王氏觉得要是贾政努力了还是达的到的,便也不管今天是什么日子就苦口婆心的要劝贾政多看书。
但是再热爱读书的人,大年三十的你跟他讲好好读书,多会翻脸的,更何况王氏让贾政好好读书后头还得在坠一句“好给我挣个诰命”
于是这两个人也不顾大节下的,又吵了一架。
等徐老夫人和史氏等人从宫里领了宴回来,便是要进行祭宗祠了。
因为贾家只一年开一回宗祠,所以今年刚刚嫁进来的王氏也应该在这会儿由贾政把她写到族谱上。
可贾政和王氏这会儿刚刚吵过架,贾政恨不得能休了这妇人嗯,哪里愿意上去写王氏的名字。
还是贾代善眼见得要丢人了,瞪了贾政一眼,贾政才不情不愿的上前去在族谱他的名字后面添了王氏。
原本这除夕宴就基本上都是在荣国府办的更遑论今年宁国府连个能掌家的人都没有了。
陈氏和朱氏都已经月份大了,当然是不能在强求她们守岁,不过略坐坐也就回去了。
既然陈氏和朱氏都回去了,贾敷和贾敬自然也是要回去陪着媳妇儿的。
史氏念着顾悕之怀着她的大胖孙子,又看她一直在打盹,就打算打发了贾赦陪着顾悕之也回东院去休息。
可这话还没说出口,就有宁国府的下人来报,说是敷大奶奶发动了。
宁国府除了朱氏剩下的主子都是些大男人,朱氏且自顾不暇,陈氏又是第一胎。
贾代化无法,只得打发了人来荣国府请了史氏过去照看。
前面也说了,史氏和贾敷的母亲原就有旧怨,可这都不过是两妯娌之间斗气罢了。
在贾代化和贾代善心目中,这两人好的都跟亲姐妹似的。
史氏好歹得顾着面子和自己在贾代善心目中的形象,又有徐老夫人的吩咐,就算已经是大晚上的了,史氏也得立刻让人套了马车,往东府去坐镇。
史氏好歹跟陈氏没仇怨,只是心里始终是觉得这又被她死去的老妯娌胜了一筹。
史氏一边精心照看着陈氏这边的情况,一边又忍不住在心里念佛,求菩萨保佑陈氏得个闺女吧。
陈氏这毕竟是第一胎,寻常妇人生个一两天也是有的。
平常守岁的人已经少了一半,夜又已经深了,徐老夫人便做了主,只让大家都回去休息吧,也不用非要守什么夜。
顾悕之在回去的路上还跟贾赦嘀咕“我不记得敷大哥哥还有个年初一的儿子或者闺女的啊,不对贾蔷不是比贾蓉小么?这不应该是敷大哥哥的这个孩子比贾珍小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