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拒绝了,果然是个傻柱。
要是我家里有人这样不用干活就拿一百多块工资,多划算的事啊!”
听了贾张氏的话,贾东旭满脸无奈地说:
“妈妈,事实并非如此。
我告诉您这些,是想说,即便别人不在乎这些,何雨柱也能果断拒绝。
可见他的工作岗位应该比这好得多。
所以,我们今后最好别再纠缠何家的事了。”
贾张氏却不高兴地说:
“要说何家伙食条件最好,全家又是城镇户籍。
可那些家伙怎么就不帮帮我们呢?他们不清楚我们家庭状况艰难吗?大杂院里的哪一户不是冷血无情!”
面对母亲这样的态度,贾东旭很是失望。
如果当年大清走后,何雨柱、何雨水回到家里时有人心肠好一些,能够适当援助些何雨柱的话,他们的家况也就不会是今天这样惨淡。
贾东旭当时也的确是曾考虑过接济何雨柱的。
但是贾张氏挡住了,认为何家已经没了大人,全是小孩,容易沾染麻烦。
考虑到家中本就窘迫,他刚刚开始工作收入不多,担心会有后续麻烦便没付诸行动;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被母亲所阻挠,那么今天他家收到的将远不只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
眼望着现在的贾张氏,他的心情异常烦躁;若她不是自己母亲,他可能早已无法忍受。
这就像是一头无可救药的笨猪,怎么也无法带动前行。
若是少了贾张氏在这里无事生非,日子也不会这么艰难了。
但他毕竟不能不顾母女之情,于是叹了口气。
真累!
实在是太累了!
另一方面,在刘海中的家以及其他轧钢厂的工人家里,大家纷纷讨论起了关于何雨柱的新闻。
而这一切,何雨柱却一无所知,回到家里杨晓娣关心地问他:
“夫君啊,你今天一定很累了。”
看着眼前的杨晓娣,他微笑回答说:“没什么,只是修理了些机械零件罢了,这很容易,只是耗了一些时间而已。”
杨晓娣又接着夸赞他:“老公,你太厉害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