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但手中的缰绳却仿佛承载了他所有的情绪,几乎要被捏断。
他尽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而深沉,问道:“李大人,您继续说说,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源望着严孤山那双充满关切与急切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知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性情中人,对于世间的不公与苦难总是有着难以言喻的同情与愤怒。
“那时,他来找我时,衣衫褴褛,满身伤痕,他向我哭诉着自己在科举中的遭遇。
我刚刚担任刑部侍郎,根基尚浅,面对他的哭诉,我心疼他的遭遇,却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无法直接对抗那些庞大的势力。
“穆王爷的势力庞大,郑长忆的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利益纠葛,我若贸然插手,非但不能救他于水火,反而可能将自己也卷入其中。
因此,我只能尽我所能,为他找了一处客栈安顿下来,并请来医师为他治疗伤势。”
“然而,郑长忆并没有放弃。
他的身体稍微恢复后,便日复一日地前往大理寺击鼓鸣冤,希望能够引起朝廷的注意。
有时,他也会来到刑部,但每次都因蒋尚书的阻挠而未能如愿。
那段日子,对他而言无疑是煎熬的。
他只有十七岁,却承受了远超常人的压力与痛苦,连续几日下来,他的神情变得恍惚,仿佛随时都会崩溃。”
说到这里,李源不禁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悲伤。
他继续说道:“微臣那时也忙得不可开交,王老板一案更是让我焦头烂额。
终于,有一日,我抽空前往客栈看望他,却得知他已经离开了。”
“客栈老板告诉我,郑长忆在离开前结清了所有的房费,并让他将我之前垫付的银两退还给我。
我惊讶之余,忙问老板他究竟去了哪里,又是如何凑齐这笔钱的。
老板告诉我,是一个穿戴华丽的老者用马车将他接走的。
而在此之前,郑长忆又在大理寺门前跪了很久,但这次他手里多了一袋沉甸甸的银子。”
严孤山的瞳孔在听到“老者”
二字时猛地一缩,仿佛被什么尖锐之物刺中,脸色瞬间变得复杂难辨。
他难以置信地低声道:“是……太秦?”
李源轻轻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无奈与感慨:“是,殿下。
据说郑长忆在绝望之际,遇到了太秦。
太秦看中了他的才华,便将他收为门客,并暗中运作,让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次年的殿试名册上。
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实力与太秦的助力,一举夺魁,成为了那一年的状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