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台:主要负责对付可能从江面上登陆的敌军部队,同时也要准备应对敌人可能的空中袭击,虎台的位置相对隐蔽,可以提供重要的侧翼火力。
狮台:负责打击敌人的侧翼进攻,尤其是敌军从侧面试图突破的情况,狮台的位置较高,可以俯瞰整个战场,具备良好的视野和射程。
马台:主要负责对付敌人的快机动部队,尤其是那些试图突破防线的敌军,马台提供了良好的机动火力支持。
雨台:负责对敌人的补给线进行打击,同时也要随时准备对敌人的支援部队进行阻击,雨台的火力可以为其他炮台提供支援。
陈飞凡特别指出:
“甲一台和甲二台的高射炮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对敌人的飞机进行拦截,乌龙山的地形给我们提供了天然的防空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
他还强调了弹药的储备和后勤保障:
“弹药和补给一定要保持充足,特别是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弹药短缺而影响到战斗力。”
他迅翻看着手里的阵地图,思索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防御能力。
“二排,迅布防在江岸一线!
重机枪架设在两侧高地上,形成交叉火力!
四排,负责运送弹药和物资,确保炮台的持续作战能力!”
陈飞凡的指令清晰而果断,二营的士兵们迅行动。
他还特别安排了侦察小组,负责监视敌人的动向,及时传递情报。
“确保每个炮台的指挥官都能及时得到敌情通报,保持高度的警惕。”
陈飞凡交代道:“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随着黄昏的到来,乌龙山要塞的各个炮台都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士兵们在炮台上忙碌地调整瞄准器,检查弹药存储,确保一切都处于最佳状态。
高射炮手们站在甲一台和甲二台的高射炮旁,目光严肃地盯着远处的天际线。
陈飞凡站在乌龙山的山顶,俯瞰整个战场,他们即将面临一场残酷的战斗,但他对战士们充满了信心。
另外,为了防御日军海军舰队的突袭,国军早就在长江水底进行了沉船封江,并部署了无数的水雷。
老旧、战斗力差的舰艇被装满炸药坐沉于长江水底,封锁航道,构建长江防线。
然后陈飞凡又调整了要塞上炮台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部署,确保在战争中各炮台可以相互配合,组成一道牢不可破的火力网。
这一次,陈飞凡的指挥工作开展得特别顺利,不仅仅因为他是罗卓英和宋希濂亲自调派的指挥官。
在金陵城各个阵地中,只有陈飞凡负责的紫金山阵地是唯一真正击退了鬼子进攻的,其他阵地仅仅是维持住防线,不崩溃就已经是拼尽了全力了,这足以证明陈飞凡的实力。
“陈营长,鬼子的海军已经开始向这里靠近了。”
炮台的一个军官跑过来汇报,脸上写满了紧张。
陈飞凡抬头看了看江面,远处的江面上隐约能看到几个黑点,鬼子的舰艇正顺流而下,距离乌龙山要塞越来越近。
他冷静地说道:“让弟兄们把炮口校准,调整高射炮的角度,一颗炮弹都不许浪费!”
“是!”
炮台上的国军士兵们动作迅,忙而不乱。
“传我命令,各炮台互相掩护,高射炮重点防御敌舰!
另外,高射机枪准备好,鬼子的飞机会先行出动!”
……
傍晚时分,金陵城的最后一批百姓终于在金陵警署警察的护送下,来到了长江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