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袁绍有自己的小算计:幽州牧刘虞登基,那么新的幽州牧自然非我袁绍莫属,新天子也牢固掌握在自己的掌控中,自己盟主的地位可以进一步提升,然后以幽州为根基向南发展。
袁绍想的很好,可惜一厢情愿,他与曹操和袁术两个比较亲近的人商议,都得到无情的拒绝。
冀州牧韩馥作为袁氏门生,对袁绍几乎是盲从,因此也唯独他响应袁绍立刘虞为帝的号召,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刘虞见到张岐后坚决拒绝,并且厉声呵斥:“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
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
。
韩馥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说再要逼他就逃入匈奴将自己与世隔绝。
韩馥与袁绍想扶植刘虞的计划彻底失败。
韩馥与袁绍并没有直接回冀州,而是先回了一趟韩馥老家颍川。
颍川素来有人杰地灵之说,当地豪族、大户很多。
两人四处游说:中原战乱,颍川地处四战之地很危险,劝颍川氏族迁往北方。
有几大士族愿意同往,其中郭氏家族的郭图,辛氏家族辛评、辛毗兄弟投靠袁绍;荀氏家族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荀彧跟随韩馥迁至冀州,荀谌跟随袁绍,荀攸跟叔叔荀爽去了长安。
他们走后不久即发生战乱也算逃过一劫。
袁绍这一趟出兵几乎是灰头土脸的回到渤海,眼见各路诸侯割据一方,自己作为堂堂盟主只能在渤海弹丸之地担任太守,还要处处依靠冀州牧韩馥的资助,很是不爽,觉得太对不起自己,每日闷闷不乐。
手下谋士逢纪看出袁绍心事,对袁绍说:“您手下人才济济,然而渤海之地,地域狭小。
做大事业,不占领一个州,没法站住脚根。
现在冀州强大,人口粮草充实,但韩馥才能平庸,何不占据冀州呢?”
“难啊。”
袁绍叹口气,“韩馥手下甲兵数万,粮草充足,而且冀州多名士,田丰、沮授、审配都是智士,更有鞠义、高览等大将,我并不占优啊。”
逢纪说道:“主公可暗中约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韩馥得知后必然害怕恐惧。
同时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向韩馥讲述祸福。
韩馥为突如其来的事情所迫,我们一定可以趁此机会占据他的位置。”
一直追随袁绍的许攸献计:“主公四世三公,四海归心,主公又礼贤下士。
及时冀州名士也是仰望您,我愿意去冀州去见这些人,让他们拥戴主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