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78回 欣逢喜事亲邻同庆 游览京城眼界大开2(第3页)

大人想写什么?”

县令本人是读书人,了解读书人的脾性,为了取悦于赵孟雄,以达到向赵孟雄请教的目的,忙说:“下官斗胆,请赵先生挥如椽巨笔,书靖节先生的《饮酒》诗第五首。”

县令要求写的是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不与官场恶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果然令赵孟雄非常高兴。

他二话没说,铺开纸、醮足墨,“唰唰唰唰”

,挥笔疾书,如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写完后,县令双手拿着字向众人展示,同时吟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众人见县令对赵孟雄如此恭敬,不管懂不懂字,能不能看出赵孟雄字的好处,都鼓掌称好。

卫家集是个水陆码头,南来北往的人很多,杨家得到皇上旌表、敕建牌坊的消息,传到四面八方。

仪式结束后,方天伦同样摆宴席招待来宾和亲朋。

杨家的亲戚不多,方天伦特别会造势,早已经提前给跟他有生意往来的人下了帖子,邀请他们前来赴宴。

中国古代讲士农工商,商人的政治地位最低,让那些生意伙伴跟官员在一起吃饭不合适,杨天伦就在自己家里招待官员和亲戚,在二弟杨天理家里招待生意伙伴和近邻。

官府的人离开后,方天伦又来到方天理家,向生意伙伴们敬酒,众人也是聊到天色将晚。

这还没完,有一位生意伙伴提议大家共同出资,回请杨天伦,众人都同意,于是中午饭接上了晚饭,一直闹到定更以后才结束。

杨氏、方天戟一行人也于正月十八返回幽州,两家人都开始为离开幽州赴任的人做准备。

杨氏和张彩凤年纪大了,习惯了幽州的生活,不想离开幽州。

并州的气候还不错,刘明决定带着方圆一同赴任。

方天戟担心赵淑雅受不了营州的苦寒,决定只身一人赴任。

刘之孝、方惟勇、方惟健、方惟智路途遥远,期限紧迫,只能骑马赴任,无法带家眷,陇右的生活相对于幽州来说要苦得多,也不宜带家眷。

方惟敏和刘之礼距离较近,期限不紧,决定等运河冰解之后,带着妻子乘船前往长安。

对于刘之孝等人远戍陇右,远隔万水千山,生活不便,杨氏、张彩凤、赵淑雅和方圆都颇为心疼和担忧,刘明安慰她们:“陇右虽然偏远,但在繁忙的商道上,每天都有商贾往来,并非你们想像的那样音信难通,捎书寄信比并州、营州都方便。

陇右的生活虽然苦一点,但再苦也不及征战高句丽的时候苦,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这点苦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如今天下太平,陇右没有战事,他们不会有危险,比让他们跟着老三强多了。

我总觉得高句丽人不会安分守己,说不定哪天就会造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