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康边说边开始招呼拉玛和恩珠收拾一下残局,对那几条死去又没入锅的鱼哀声叹气,对厨子来说,食材没有得到最好的烹调,这是原罪。
“小娘子还记得之前做木桥的木匠么?”
老康突然提起那人,林宛月有点懵。
“记得,是叫赵师秦,是吧?”
“就是那个赵安博,他除了木匠活厉害,还有着祖传的做鱼法子,他家做的鱼在我们那远近闻名,十里八乡每逢年节婚丧,摆席时都会请他去做鱼。
你们可以找他问问。
不过他能不能告诉你,这就不一定了。”
老康给了建议,林宛月和伽利肯定得去试试。
林宛月拿了老康给她的赵木匠家地址,叫了辆马车就出发了。
实在是事不宜迟,再晚今天还得损失好几条鱼。
林宛月和伽利看着马车窗外的景色由鳞次栉比的安京街道转换到郊野田间,两人聊着天。
伽利有些疑问,安京城里这么多食肆,这么多厨子,他们不去寻。
反而去找一个村里的木匠讨教做鱼的方法,他不懂。
林宛月笑着说:“安京城里的食肆固然食材上好,环境也不错,厨子也精烹细调。
可是要说做出美食,这些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花。
那块锦,有时候反而在乡野里才能寻到。
就说这赵木匠做一手好鱼,我也是不信的。
可老康说他这菜是村寨里吃席的必备菜,这就不得不去寻一寻了。
村子里吃席男女老少皆有,众口难调。
能摆上桌的菜都是经过这么多人检验的,做这些菜的厨子也都是民间高手。
就拿我上次做的腊肉菌子来说,就是阿爷出征剑南时跟着村里的老厨子学的。
要是在安京的食肆里,这些菌子不得做出花来,可是那就失了菌子本身的鲜味了。”
伽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觉得又看到了林宛月在厨艺上不一样的一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