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苏清欢刚刚吟的这首诗,传言是苏东坡赠给张先的。
张先是宋朝着名的词人,写出过“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想来应当也是个风流才子。
当时张先也是老夫娶少妻,在他八十五岁的时候纳了房小妾,后来这小妾为张先生了两男两女,不得不让人感慨张老先生真是天赋异禀。
不过刚刚那首诗还是后人伪作的可能大,毕竟苏东坡当时写的是《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这一首。
但苏轼的这首诗也是用的典故太多,苏清欢压根没法在这种场合吟出来。
在苏清欢吟诗过后,在座的其他诗社成员冥思苦想,但始终无法想出一首可以压过苏清欢的诗作来。
反倒是周诙颇为通达,说道:“今日宴会,有幸识得秦兄。
秦兄诗文胜过在下远矣,在下今晚只管安心吃菜,好好坐席。”
而其他人在苦思无果以后,也不得不承认,今晚的诗赛恐怕就是这秦姓公子独占鳌头了。
众人放下了争胜之心后,而后便互相交杯换盏,一时间场中宾客的喧闹声、碰杯声、劝酒声不绝于耳。
苏清欢也懒得管这些,不时地往陆盈盈碗里夹块儿鱼,往柔奴的盘里放块肉,只管埋头干饭。
“坏蛋,别给我夹了,我真吃不下了。”
陆盈盈看着满满的碗说道。
“好,我这不是怕你们不方便夹嘛。”
虽然大乾不怎么讲究男女礼防,但柔奴和陆盈盈毕竟很少参加这种婚宴,苏清欢怕二人在这里不自在,这才费劲扒拉地给两人死命夹菜。
“各位,各位,宴中无乐,不如我们对个对子,再为张老先生送上一副祝福对联,各位以为如何?”
周诙的弟弟周谐提议道。
还来?
文人骚客就是这样的,不说点什么、不比点什么,好像就对不起那满腹经纶了一样。
“甚好。”
张少卿也走了过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