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刺州的官道之所以比宁州难修,就难修在要修一条跨越荆河的桥。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座桥才修到一半,竟然塌了
朝野皆惊,皇帝震怒。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第二日的早朝上,赵辅一改往日按捺隐忍的风格,大骂群臣。
“朝廷食稞精米,便养了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的废物前日朕还收到自刺州来的消息,形势大好,一切康定。
今日便告诉朕,桥塌了,出事了。
你们便做的是这样的事,为朕修的这样的路吗”
朝野寂静,无人开口。
其实在场的官员们也感到冤枉。
修官道的事主要由工部负责,无论是吏部、兵部其他几部,还是地方官员,做的都是协助工作。
倘若桥塌了,主要责任一定在工部头上。
是工部官员没有设计好桥梁,将今年夏日多雨的情况算进去。
哪怕今年这座桥不塌,以后也肯定会塌。
只是大家太倒霉了,在修桥的时候塌,直接砸死了数十人,淹死了数十人。
这要是以后塌,说不定就死一两人,甚至死不了人,赵辅也不会这么动怒。
不过其实,赵辅怒的并不是那死去的近百工匠和几个官员,站在紫宸殿的几位当朝权臣眼观鼻、鼻观心,垂眸看地,心中都知道,赵辅是觉得失了面子,是觉得自己的官员没为他办好差事。
这才是他真正在意的地方。
赵辅完一通脾气,中书左丞陈凌海陈相公上前一步,道“荆河一事,刻不容缓,臣提议,陛下当再派监察使前往查勘。”
赵辅问道“陈卿可有人选”
陈凌海道“臣以为,御史台纪知纪大人可堪此任。”
早朝上,中书省的几位相公就拟好了名单,次日出前往刺州。
这一日唐慎不在宫中当值,昨天赵辅在垂拱殿怒的模样他见过,听说赵辅上早朝时又动了一次火,他并不意外。
然而到了下午,一个太监来到中书衙门,将唐慎喊进宫去,说是赵辅召见。
唐慎心中诧异,随即跟着这太监入宫。
往常这个时候赵辅都在垂拱殿里处理公务,今日这太监竟然带着唐慎到了登仙台。
太监不能进去,唐慎在外等了会儿,季福从里头出来,带他进去。
登仙台是赵辅特意修了给自己修仙的地方,是皇宫中唯一一个三层高的宫殿。
往日赵辅都在一层大殿修仙,今日季福带唐慎来到三层。
只见赵辅站在楼宇栏杆旁,凭栏眺望,整个皇宫全全收入眼底。
唐慎“臣唐慎参见陛下。”
赵辅没有回身,而是望着这宫殿楼阁,指着远处一处地方道“景则可知,那是什么地方。”
唐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是一座黄顶琉璃瓦的宫殿,与其他宫殿长得一样,唐慎在宫中能行走的地方有限,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他老实回答“臣不知。”
“那是白鹿殿,朕亲自题字写的名,饲养那头白鹿的地方。”
唐慎低头看地,不说话。
他做起居舍人、起居郎已经一年,不敢说完全揣摩圣听,却知道赵辅此时并不需要他回答。
果然,赵辅接着道“天降祥瑞,庇佑大宋,这是两个月前这帮废物说的。
如今,他们便是给朕看了这样一场天大的祥瑞景则,你可愿替朕去刺州一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