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睡前,三人约好,第二日一起去钱塘江边观潮。
杭城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
西有湖光可,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
每年一到农历八月,钱塘江潮怒胜于常时,杭城人自十一日起,便有前去观潮的人。
到八月十六、十七日、十八日全城的人都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去往钱塘江观潮。
八月十八日最为繁盛,到二十日则观潮的人就会渐渐的少了。
十八日因为有杭城帅司到郊外,教习节制水军。
这一天,从庙子头直到六和塔,家家户户的楼屋,都被达观显贵等雇赁作位观潮。
绵亘30余里的江畔,布满了专为观潮扎缚起来的彩棚、幕,连一块可以安坐的空闲地方也找不出来……
十六日一早,三人匆匆吃过早饭,就赶着出发,去钱塘江大潮。
因为去晚了,就抢不到好位置。
闽大郎赶着车,妹妹抱着弟弟,载着章云娘、陈幼筠、银杏赶往观潮点。
等他们几人到达岸边后,才发现岸边围满了人,几人赶紧找了一处高地,你拉我拽的站了上去。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陈幼筠未见潮影,先闻潮声。
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
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
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
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
。
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
,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