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袁天纲与高淑行在终南山中,跟随麻衣真人练习锁鼻胎息法,每日夜半后至日中前修炼,修炼一刻后,渐可达到呼吸之息氤氲布满身中,一开一合,遍布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阖俱停的入定境界。
入定后,人能闭息至三百数,可以使自己眉明,耳目聪,举身无病。
如此长期继续坚持修持,可逐渐达到不再用口吐气,惟鼻中有绵绵短息的大成境界。
通过修炼,袁天纲渐渐地忘却了长安城内人世间的烦恼纷杂,与高淑行不知不觉地度过了近三个月时间。
一日,麻衣真人将袁天纲单独叫到石窟,他慈眉善目地看着袁天纲,说道:“你在钟南山修仙已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思想上包袱是否卸下了?”
袁天纲躬身回答道:“老神仙,我已卸下了。”
“你与我刚见面时,我就觉得你不是大唐时期的人,而是在三界之外。”
麻衣真人继续说道。
“老祖,实不相瞒,我是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人,因为一个机缘巧合来到大唐长安,结果遇到了隐太子之女李婉顺,与她长期相守而生死相连。
可惜的是我们有缘无份!”
袁天纲将真实的自己合盘道出。
“你与李婉顺是前世的姻缘,后世才生这一段奇缘。”
麻衣真人幽幽地说道。
“此话怎讲?”
袁天纲吃惊地问道。
“我是通过天目看到的。”
麻衣真人回应道。
“什么是天目?”
袁天纲又吃惊地问。
“天目是人的第三只眼,是人体的智慧轮。
其位置处于印堂之上近一寸之地,是一扇能与宇宙交流的通玄之门。
人在出生到七岁之前,这个天目是开的。
但是,人到七岁之后,由于受外界环境纷扰,天目会自动关闭。
人是可以通过持之以恒地修炼,可以逐步打开天目。
而天目一旦被打开,就可达到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
袁天纲自幼熟读老子的《道德经》,现在听麻衣真人一点拨,才知道原来读的《道德经》是一知半解。
《道德经》是如此的博大精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