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314章发达国家粉碎机上(第3页)

「当然还有。

盐铁专卖、重农抑商,这就是国家的经济手段。

当然,像重农抑商会有副作用,但当时的大地主就是大商人,其实换汤不换药,就好比普鲁士的容克贵族一样。

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包括察举制,就是让各地方统一官话,防止方言产生的分裂。

否则国内就像西方的拉丁语言一样,分为英语、法语、德语……。

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就导致了大贵族领地的出现,所以立刻就科举制拨乱反正。

包括后来的大运河。

我们都知道,漕运每年都产生大量的亏损,但对南北流通的重要性,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

这就是国家的宏观调节……」

「李缘,真有这么多吗?」

「呵呵,这难道还不够吗?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封建制度,而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中间的一个阶段。

或者可以用一个专用新名词,或者可以用——资本主义萌芽。

很奇怪的是,这些条件完全具备,并且长达2000年左右的时间,居然还是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太令人费解了。

主持人明显有过准备:「李缘,我看过你的那套丛书,你好像忘了说一个地方吧?原始资本?」

「对!

原始资本。

」李缘笑着点点头,「主持人,你知道在我的研究中,有什么新发现吗?古代中国根本不缺少原始资本。

由于茶叶、丝绸和瓷器大量出口,形成了躺着赚钱的局面。

甚至比现在中东产油国的土豪都要轻松。

这三样东西在国内不值钱,但只要运到欧洲国家,那就是一本万利。

「这我知道!

丝绸之路嘛!

「呵呵。

可是你不知道,从明朝的后半页开始,西方的商人,其中就以传教士为代表,不断的到国内推销商品。

他们带着钟表、火器等等过来推销,甚至推销到皇宫里面。

可那些皇帝怎么说的呢?把玩了一会儿——奇巧y技?是不是这样?好像证明了我们不重视科学技术。

可那么多的大臣都是瞎子吗?我们国内真的不需要啊?所以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血腥掠夺,但大部分的贵金属都流入了中国。

这应该都不少学术论文。

还有中国对周边的边境贸易。

出口大量的茶叶、布匹丝绸和铁器等等。

比如佛山的制铁业,就大量出口铁锅到本子。

就因为本子的炼铁技术很差,需要这些铁锅融化锻造,打造成武士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