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又用朱砂,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
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
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
栀子的果实中含有"
藏花酸"
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
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
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炫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
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即由此演变而来。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代的寒门子弟请大家收藏:()古代的寒门子弟更新度。
中国自周朝开始采用,直至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色。
茜草用于染红的部位是根部,主要色素成分为“茜素”
,萃取出的红色是暗土红色。
茜草染色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媒染工序,如酵、水解、高温等。
苏木与其他红色植物染料相比,上色效果好、价格低廉、又无需预先提取红色素。
因此染色技术简便易学,是进行植物染料开研究先需要考虑的色彩。
苏木是我国古代胭脂的常见原料,现在也广泛应用于食品色素加工。
除了直接染色外,苏木和其他植物染料进行套染也可以得到一些其他色系的色彩。
姜黄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名姜黄、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等。
姜黄用于染色的部位是干燥根茎,内含姜黄素。
它可以直接染色得到黄色织物,也可加入媒染剂染出明度不同的黄色,姜黄是天然黄色染料中最有名、最鲜艳的染料之一,染色工艺简单,同时还具有抗菌、抗癌等特殊功能。
蓼蓝是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蓼蓝叶可供药用,清热解毒,亦可加工制成靛青,作染料。
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中有记载“五月,启灌蓝蓼”
,这表明先秦时期已有蓼蓝的人工种植。
她脑海中隐约觉得这些,大多数在木头上不是非常能显色,不过她要求也不高。
她觉得只要有个颜色就行了。
喜欢古代的寒门子弟请大家收藏:()古代的寒门子弟更新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