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的脸色变得犹豫不定,他已经准备好,即使冒着触怒新帝的风险,也要劝说他不要“冲动行事”
。
"
嗯…"
,沉思片刻,脸色苍白的新帝终于有了回应,长叹一声后,向紧张不安的杨肇基挥手:“爱卿请起。”
此言一出,暖阁中的紧张气氛立刻缓解,司礼监的笔帖式和御马监督管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松了一口气。
"
爱卿威震边疆,本当让你休息一阵,然而当前国事艰难,还望你能不畏辛劳,重返宣大。
"
朱由检平复情绪后,脸上流露出一丝愧疚,看着略显惊讶的杨肇基,微微点头示意。
根据“后世”
的记载,这位一生“忠勇”
的武将在多年的军旅生涯和竭尽全力的军营改革后,耗尽了心力,年仅五十一岁便英年早逝。
从长远看,杨肇基此刻最需要的是在京都修养,但当前局势紧迫,他也只能让他再次“出山”
,坐镇宣大。
"
微臣,惶恐!
"
"
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
意识到情况的杨肇基再次跪地,膝盖下的青砖似乎都在微微震动。
原本以为坦白后,即使不被“打入牢狱”
,也会被“革职为民”
,没想到新帝非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宽慰他,并委以重任。
宣大总督的职位目前空缺,宣大总兵名义上掌管两镇兵马大权。
不同于陕西延绥,宣府和大同是京都的门户,新帝竟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他,这是何等的信任与荣耀。
一时间,杨肇基心中波澜壮阔。
"
宣大问题积重难返,爱卿不必急于求成,慢慢来即可。
"
轻轻挥手让激动的杨肇基坐下,案后的皇帝似乎仍有些不放心,对他叮嘱道。
如今形势迥异,他早已指示马政监督和锦衣卫领彻底调查宣大"
勾结敌军"
之事,风声难免泄露些许。
杨肇基若即位后即刻推行"
雷厉风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