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靠山的农村人想吃点山货不容易,他们又不是城里人,可以去商店买,他们想吃,只能来换。
他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换过。
今年的特殊只在突然出现这么多粮食不好解释。
问题不在换不换上,在哪来的粮食上。
但是如果每家只换5斤,家家又都保密的情况下,问题不大。
再说都是亲戚,出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大叔,今天我是等不及了,我先把粮食留你这,具体怎么换你自己安排吧,我下次来收山货。”
封华道。
刘保柱又是一愣,这么多东西就放这了这是多么大的信任这是多么大的责任
“成”
不过他最后还是坚定道。
封华挥挥手,潇洒地走了。
往西走过2个村庄,就到了他们这片的窑厂,跟她家那的一样,生产水缸陶器。
封华用买石磨的方法,忽悠人家搬了十个最大号的水缸去马路边。
虽然有人好奇,但是给钱就行,放下东西也就走了。
封华收好水缸就去了火车站。
她没有坐车回家,而且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
时间过得飞快,明天就到了跟赵永约好的日子了。
她来之前已经跟蔡奶奶说话今天不回去了。
蔡老太太这次倒是问了她去哪,干什么。
封华给她编了个进城学手艺的借口
话说她上次进城送方远的时候路过一家裁缝店,到人家在招学徒,她就毛遂自荐了,人家自然不要她。
不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裁缝店的师傅很好她,收她为徒弟了,知道她是农村的,也不要她每天去,只让她有空就去学
以封华的“语言艺术”
,这套嗑配合着表情简直天衣无缝。
唯一的漏洞就是那个“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了”
这件事要说有什么不合理,就是太巧了。
其他都很完美。
不过在封华三下五除二就把蔡老太太找出来的一件旧衣服改成了一件非常洋气好的童装之后。
蔡老太太接受了她的说法。
临走之前还难得地开口嘱咐封华要好好学习。
封华一路微笑着到了赵永家。
赵永正坐在大门口,抻长着脖子往胡同口。
封华刚进来他就发现了,一蹦三尺高地跳过来。
“大小姐。”
赵永小声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