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
“巡这便去安排,使君若无事的话,先告辞了。”
“贤侄可别太辛苦了,再有几日,就是你的大婚之日了,哦对了,还有一事,厢车送去南阳,收复宛城之战,还需魏延出力。”
诸葛巡拱拱手,“文长既身在营中,便要依令行事。”
诸葛巡离去了,刘表满意一笑,旋即拿起方才的帛继续。
只了一小会,又笑了笑。
诸葛巡离开,阿吉又将他送回了老宅,诸葛巡照例赏给阿吉十文大钱,小车夫高兴得不得了。
换了马,诸葛巡直接往诸葛山庄而去,得和韩嵩说交待一番加班之事。
重赏之下,有人不干有的是人干。
自从诸葛亮坐镇山庄,便开始着手制定一些规章,用来规范雇佣之人,人员选拔淘汰机制开始步入正轨。
韩嵩那边的流民招募也在加紧,口号从“包吃包住”
变成了“付出就有回报”
。
诸葛氏不养奴隶。
这种方式虽有些残酷,却也是优选,乱世当用重典,就是这个道理。
诸葛亮听诸葛巡复述了与刘表的对话后,循着南阳舆图了好一阵,良久,他才似笑非笑地点点头。
“兄长,使君倒是会挑日子,还特意强调了文长,来使君这回是不想借助蔡氏与蒯氏的力量了。”
“也不知使君到底什么谋划,我怎么觉得有点悬听德高说,随着冬季到来,南下的流民更多了。”
诸葛亮在案上翻了翻,找出一份帛,着诸葛巡问道“兄长,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弟是说如果荆州发生内乱,诸葛氏当如何自处”
诸葛巡一愣,这个问题,维度有点高。
若如历史一般,诸葛亮孑然一身,可能躬耕隆中,等闲坐风云变化就行,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出山辅佐明主。
然而现在不是一穷二白的状态了,这种状态最微妙,有点能量,就会有人拉拢。
若是拉拢不成,则会走向对立,历史上太多这样的故事了。
诸葛巡摩挲着下巴,琢磨着原本的话题,三弟说的还是比较委婉的。
荆州内乱,除了四大家,还有谁有能耐内乱。
庞氏比较特殊,它是属于那种能量很强,但又不需要站队的那种。
不管谁赢到最后,都会仰仗黄氏。
黄氏黄承彦闲云野鹤,而黄祖一脉坐镇江夏,固若金汤,既没有内乱的动机,也有不选的资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