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一步,下一句就该是顺理成章的“再见”
,姜换跨上自行车。
“等会儿”
喻遐突然喊住了姜换。
青旅门口的灯太暗,他不清姜换表情是惊讶还是迷惑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无波,他只在一瞬间意识到无论明天去不去得成平山村,他们都会在两天休整后离开临水镇,而姜换答应他的电影还没有兑现。
喻遐不是个非常有勇气的人,他更理智,更有计划,但与之矛盾的是执行力总是很强。
他不让姜换有迟疑,飞快地问“我能现在去蓝太阳吗你答应我的。”
大约三秒、五秒,或者其实过了半分钟、一分钟,对喻遐而言只是短短一次眨眼,姜换重新跳下自行车,斜靠在车把头上。
“走吧。”
他懒洋洋地说。
本文中所有涉及到的电影剧本为虚构,有其特定的表达背景,主要用来捏人物不一定是塑造主角,表达内容文内导演观点作者观点,不希望被过度理解,请勿上升作者。
大家互相尊重一下不要吵架,网文而已。
第七章“妈妈。”
被展映版删掉的剧情出现在电影靠近末尾的地方,情绪即将推到顶点。
那个大情节里,诗人和他的恋人在土地庙幽会时目睹了一场“斗争”
,最终各方讨论后,改为剪辑成一段凌乱的蒙太奇。
原版剧情是这样的
学校里几个受欢迎的教师被他们的学生绑起来,戴上尖尖的高帽子,拖到了被打掉脑袋的菩萨像前,脖子上挂着沉重的木牌,用红油漆写满了真真假假的“罪名”
。
诗人在远处,被枪声、掌声、哭声和山呼海啸般的愤怒吓得浑身颤抖,鼻涕眼泪一起流出来,最终狼狈地瑟缩着身子躲进恋人的怀里。
比他年轻很多的老师相较下来冷静极了,安慰着脆弱的诗人,一边望向远处那场审判。
他的眼神从相同的震惊、害怕,转为痛心、同情、可怜,又变为漠然,最后定格成平静。
好像在那一刻就预知了未来,把所有可能性都放在脑海中筛选,在对方还没意识到时代的残酷时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结局。
远处,有个戴着星星袖章的女人尖声问“你认罪不认罪”
粗剪版没有配乐,喻遐却想起了公映版的蒙太奇里旁白似的二泉映月,压着话语,配合砸烂的神像,像凄厉的哭声渐行渐远。
电影在那儿按下了暂停键,姜换问他“现在到了这段,有什么感想”
“许导怎么把你的高光戏删掉了。”
喻遐没头没尾地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