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博才多识--卫觊无责任转自百度(第2页)

曹操懊悔不听卫觊的意见,因此更加看重他。

魏明帝时,他也经常上书言事,告诫明帝耍善听不同意见,留意于民间,爱惜民力,计较府库,量入为出。

表现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卫觊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他曾受诏专典著作。

据统计,文帝、明帝时,他撰写的诏令、驳议等有数百篇,他的个人著述有《魏官仪》等10多部,可惜这些著述多数亡佚了,现在保存在《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里的,仅见《魏官仪》和《孝经图》两书的目录。

同时,他也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凡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当时的不少碑文书写,都出自他的手笔。

在文章著述方面,他与建安末的潘勖、黄初中的王象齐名,在书法方面,他与后汉梁鹄、韦诞齐名。

卫觊能昭扬后世的书家,除钟繇外,也只有卫觊能与之并驾齐驱了。

《书小史》谓其善古文、篆、隶及草书,《四体书势》中传说他所写的古文《尚书》,竟与大书家邯郸淳毫无区别,连邯郸淳自己也难以识别。

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一文中评其“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

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

张怀瓘在《书估》中称觊“或奇材见拔,或绝世难求,并庶几右军草书之价。”

在《书断》中将其小篆、隶书、章草列入能品。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专设《传卫第八》章,认为“卫觊草体微瘦”

,“然此宗之书,自当以筋骨为上”

,是此宗的“祖师”

,甚至认为“钟派盛于南,卫派盛于北”

,“后世之书,皆此二派,只可称为钟、卫”

,对卫觊书法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字伯儒

古名卫觊

生卒?—?

终属魏

籍贯并州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

容貌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尚书閺乡侯谥曰敬侯

家族资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