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刘家,她是怎么做到没把厨房给烧了的。
赵子谦继续念叨“我爸妈可是做了十几年吃的呀,也不知丽丽会不会有压力。”
魏兰兰抓到重点,问“你爸妈不是开厂的吗”
“是啊。”
赵子谦点点头“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曾在御膳房干过,出来后,我们家男丁世代基本都是做厨子的,我爸也是,从小学的。
攒了点钱后,我爸觉得去广东能发财,就和我妈过去开厂了,没想到还真赚到了点钱。
这不,为了满足我们家祖先的愿望,特意在北京城开了家饭馆。”
魏兰兰听得嘴巴微张,忍不住叹了句好家伙。
这时代跨界这么容易吗一个厨子带媳妇和钱闯广东,钱不仅没打水漂,生意还越做越大。
也不一定,赵子涵大姐,她做生生意就很头头是道,也许是跟父母学的。
再则,肯定是聪明果断的父母,才能这么早透自己儿子没有经商的天赋,果断培养女儿女婿。
也许,有的人就是这么聪明又吃苦耐劳,做什么都大概率能成功吧。
没多久,赵父赵母端了几样招牌菜出来。
色香味俱全,魏兰兰得眼睛发直。
吃了一口,更是忍不住拍手叫绝。
就这手艺,以后全国开连锁店都没问题。
赵爸见大家吃的开心,很高兴,和他们说起赵家历代人想在北京城开饭店的心愿,说自己以后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了之类的话。
魏兰兰忽然有些肃然起敬,为他们这种信仰,以及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衷的努力。
聊天的话题,不知怎么聊着聊着,聊到了魏兰兰曾开小卖部的事上,赵爸大大夸赞,说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
魏兰兰脸红了,不是因为害羞,而是羞愧。
在场的人也许都担得起这一句吃苦耐劳,唯独她和赵子谦,怕是要心虚一下。
赵爸很好奇,魏兰兰是怎样在穷的揭不开锅的山沟过把小卖部经营的如此风生水起。
魏兰兰一脸谦虚说不敢当,却是兴致勃勃把自己的经营心得都说了出来。
简而概之,要做到小卖部盈利,至少得做好三个方面广开思路、薄利多销、账目清晰。
赵爸听到最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直接问“庆丰楼生意稳定后,我们就要回广东了,不知你有没兴趣来我们庆丰楼上班,帮我们管理这家饭店”
管理一家饭店
“不行不行,我不懂。”
魏兰兰忙摆手,吃喝她是还行,耍小聪明做点小生意也勉强,管理一家饭店,她不行的。
赵爸却觉得她谦虚了,道“我活了半辈子,人就没走眼过。
虽然你年纪轻轻,但我觉得你一定可以的。”
说完,开出丰厚条件。
吃住都在庆丰楼,每个月工资一百块,年底再奖励店面年利润的二十个点。
利润的百分之二十魏兰兰飞快在脑海里算着这笔数,假如一年盈利两万,那她一年岂不是能分两千块钱攒个两三年,她可以买地建房子十几年后,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包租婆
这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奇遇
只是,赵爸为什么这么得起自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