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本都装作低头思索,或与旁人交谈,怕皇帝因为被说普信而生气,拿他们撒气。
没想到,皇帝竟然露出了笑容。
一时之间,群臣更加疯狂地交流和使眼色了,拼命互相询问这是怎么回事皇帝是个什么意思啊
不说逆天的朱元璋,他能赶得上他曾爷爷朱棣的一半,瓦剌也不会有这次入侵。
听到天幕紧接着又夸朱棣,朱元璋心中一震,老四在打仗上,是有几分能耐的,但听天幕的意思,好像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那朱棣到底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他努力回忆了一下,竟然发现,朱祁镇对自己的曾爷爷也了解不多,只知道朱棣御驾亲征了几次,蒙古势力听到朱棣的名字就怕,顿时有点气闷,真是不肖孙
许多大臣听见此话,也纷纷点头应和,甚至有人高声道“太宗在时,瓦剌人屁都不敢放一个”
引得众臣响应无数。
像英国公张辅这样的老臣,就是跟着太宗朱棣打过天下的,更能深感其中的差距。
几位老臣不约而同在心中腹诽不说比肩太宗,能比得上他爸朱瞻基,也不至于如此。
斗蛐蛐儿,总比宠信宦官,偏听偏信好得多吧,蛐蛐儿又不会对国家政事指手画脚。
朱元璋听到大臣们的议论,心中宽慰又高兴,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事儿,在皇家可不多见呐,老四朱棣给自己、给老朱家长脸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遥望遥远的天际,心道皇后啊,上天待我还算不薄,虽然把你和太子都带走了,可还是给咱留了个能干活的老四呢若我能回去,一定手把手把老四带上道儿,就能安心去找你们啦
话说回来,朱祁镇吃了王振的洗脑包,变得普通又自信。
可群臣们不傻,吏部尚王直率群臣竭力劝谏,兵部尚邝埜、兵部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
可心比天高,实为草包的朱祁镇觉得,是朝臣不了解自己,王振说自己行,自己肯定行而且,男人怎么能说不自己不行呢
最后那句,语气实在是促狭,李世民、赵匡胤忍不住乐出了声,刘彻干脆放声大笑;玄烨也呵呵地笑了,显然颇为赞同天幕的戏谑之语;连本来满脸严肃的嬴政,也翘了翘嘴角。
只有朱元璋完全笑不出来,只想打人,刚刚还因为朱棣被夸赞,而昂扬的心情,立马就掉了下去,无名怒火涌了上来。
而且,太监说皇帝行,这话怎么怪怪的朱元璋越想越气,喝了两口茶,都没能缓下来。
而且朱祁镇不听劝也就算了,他还特别着急。
七月十五下御驾亲征诏,十七就出发了。
两天时间够干什么连孙子兵法都明明白白地写了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意思是,未开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没开战而估算取胜把握小的,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少。
一句话要打仗,你得先提前做好准备。
朱祁镇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没办法,谁叫他的私人陪读老师,是个进士都考不上的太监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