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婶收拾着残桌,吴道全坐在门槛上抽着烟袋。
“将军前日告诉我,京都的俞五爷来了一封信。”
吴道全一边吞吐着烟雾一边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他夫人今日叫周丫头过去想必就是转交这封信。”
吴婶停下擦抹桌面:“怪道晓晓今日闷闷的不甚精神。
料想没什么好话。
老国公爷的公子,怎生也同那些风流子弟一般忒的无情。”
“哼,王孙贵族的公子爷能有几个好的。
我们凤翔的好男儿多得是。
你叫周丫头莫要死心眼。”
“要得,要得。
当家的,今日你让那王校尉前来,莫不是有意……”
“时候尚早,姑且先瞧着吧。”
闲话休絮,却说近日青石街上新开了一家饼铺。
门脸亮堂,香飘十里。
更有高门大户的马车时时停靠,穿着绫罗绸缎的小厮使女往来不绝。
那饼儿做得着实精致好看,只是价格贵得吓人。
弄堂里打铁的董大家媳妇每日路过,都要远远地看上好一阵热闹。
这日,申时未过,她瞅见店门前排起一小溜长队,自己对门的孟婆子也混迹其中。
董大媳妇心中稀罕,便挨过去问道:“孟家婶婶,今日家中是有何喜事,也舍得花费好些买这金贵的饼子吃。”
孟婆子回道:“你原不晓得,这家铺子的饼子只有那些贵人老爷们吃得起。
平日里我如何买得。
但他家老板却是个实在人,每日现做的饼子从不过夜,申时一过,当日余货都便宜贱卖了,一个不留。
一两个铜子也可买上一块。
我家小孙子馋这家的饼子好几日了。
今日我便一早来排队买个几块回去,给他解个馋,省却他整日地闹我。”
董大媳妇心想,既是如此,那我也不防舍几个钱买上几块尝尝,也过过大户人家太太的瘾。
于是老下面皮,硬插在孟婆子身后排队。
只待申时一过,店里的伙计便拿出一个书有“特惠”
二字的大红纸牌来,往店门前一放。
排队的人群都兴奋起来。
董大媳妇伸长脖子张望。
只见店里的伙计腰间束着围袄,袖上套着袖罩,双手更戴一套雪练似的白手套。
笑语盈盈,并不介意客人是否只买一两片饼子,或是三两块糕。
一律用油纸包好,捆束齐整,上头垫一张正红撒金的封纸,写着店名“十二月饼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