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后,办公室的电话又响了,一接,是刘红梅的。
“媳妇儿,有什么事吗?”
何雨柱笑得很开心。
“柱子,有什么喜事吗?怎么这语气不对。”
电话那头的刘红梅问道。
“哈哈,没什么,刚才老曾打电话过来,说起你下午采访的事情。
一切已经搞定,媳妇,你就放心写再写一个级大新闻吧。”
原来这傻柱子早就知道了,刘红梅显得气鼓鼓的,简单聊了两句,就把电话挂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在办公室打电话,人多眼杂,少说为妙。
不过是刚才太开心了,忍不住向何雨柱分享。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两人回到家里,认真讨论,那就不会被其他人听到了。
谨慎总是好事。
两天后,在曾副区长的亲自要求与部署下,民政局的相关工作工作人员去到四合院,开始以试点方式,讨论易中海与秦淮茹的以房养老工作。
这里的核心在于,易中海的房子值多少钱,在将来会不会升值,以及怎么来确保易中海夫妻的生活质量。
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这对夫妻能够活多长时间。
如果只是两三年,那应该在生活品质上更好地保障,但要是二三十年呢,这就说不清。
对此,不仅两方当事人不知道怎么讨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也是很头痛。
人都麻了,都在心中暗自诅咒,不知道是那个傻子异想天开推出的这么离谱主意。
这里最大的难点,主要是这个以房养老,充满太多不确定性。
最终还是跟进采访报道的刘红梅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以十年为一个界限。
十年后,易中海都77岁了,这个年纪已经远出国人乃至京都的平均寿命。
剩下的就是房子地方估价问题,最终给出一个一万的价格。
这个价格在秦淮茹看来,是偏高。
毕竟她之前的工资才37块钱,一年才4oo多块钱。
也就是说,这需要她干二十多年才能够买下这套房子,这还是不吃不喝的情况下。
另外,现在秦淮茹还因为袭击何雨柱,被抓进去了一段时间,现在是彻底失业,这都更加没钱买。
因为在签订合同后,意味着必须还要承担一大爷夫妻的部分生活,以及在两人百年过世后的丧葬费用。
这让两家的具体合作,又陷入了僵局。
其后,刘红梅又说道,如果秦淮茹觉得易中海房子费用过高,自己可以出钱买下易中海的房子。
这就等于,将来易中海夫妻过世,房子归何雨柱与刘红梅,而接下来的时间,则是由何雨柱雇请秦淮茹来照顾易中海夫妻。
转了一转,还是等于何雨柱在给易中海夫妻养老,不过何雨柱只出钱,不出力。
刘红梅的这个建议,让易中海喜出望外,果然,还是傻柱最靠得住,最终还是他对自己最好。
可惜,之前因为何雨柱拒绝给自己养老,两人龌龊了一段时间,这让一大爷有些后悔。
刘红梅的建议,也让秦淮茹感到很满意,这意味着自己只要出力,就可以赚钱,而且就是在四合院里照顾人,比起去工厂还要方便。
想来,何雨柱还是心中有自己,看到自己失业了,儿子被抓了,心软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