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有稍微懂事的同学说,江齐楚家如何如何有钱了,葛萱也听不明白,那时候才上四年级,还真正处在一个利欲淡泊的年纪。
葛萱第一次知道钱的重要性,是家里买房子的那年。
在那之前她家一直租房子住,便总是搬家,终于有一年葛冬洋夫妇商量说买个房子吧。
钱有限,东挑西挑,又拖了好久。
拖到江齐楚家在市中心盖的楼入住了,郊区这房子要处理。
有一天江齐楚拿了条红纸,让美术老师帮着写“此房出卖”
四个大字。
葛萱碰巧看了就问:“此房是你家房子吗?”
江齐楚说是啊。
葛萱说:“那你别写了,我妈要买房子,卖给我们家吧。”
江齐楚说行啊。
两个孩子就这么拉成了一单买卖。
葛冬洋和袁虹被女儿拉去看房子,发现比之前看过的还大,当下哭笑不得,断定是买不起的。
江齐楚的父母确是老实人,听说是自己儿子的同学家要买,价儿开得很低很低。
葛冬洋觉得占人家便宜不好,又打了五千块钱借条。
后来这五千块到底还没还,葛萱就不知道了。
总之她家搬了进来,江齐楚家搬走了,他也转去别的区上中学。
一晃就是两年多。
彼此再见面,虽然并不陌生,但毕竟是孩子,不会打场面话,时间久不联系,也没什么太多要说的。
相互问过英语考了多少分,一前一后走进老师家补课。
一起补课的也不只他们俩,葛萱学校的有六个,还有其他学校的三个,加上今天新来的江齐楚,正好十个人。
蔡老师让江齐楚坐在离她讲课最近的位置,旁边就是这个班分数最高的葛萱。
江齐楚英语末考得了12分,葛萱估计他是这班分数最低的。
俩小时补习结束,老师把江齐楚单独留下,葛萱就跟同学一起离开了。
到路口各走的各家方向。
葛萱经过大黄家,它还在啃骨头。
回到家,葛萱说:“妈,我今天看见江楚了,他也在我们英语老师家补课。”
“是吗?离这么近,怎么没让他来家吃饭?”
“他在老师家吃小灶呢。
不过我瞅他吃啥也白搭了,英语就12分。”
袁虹失笑,“妈呀那孩子咋考的?我记得小学时候他学习还行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