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的明德宫与长信宫只隔着一座副殿,原本是皇帝的寝宫。
但今上励精图治,忙于政事,几乎都宿在前廷。
偶尔来内廷临幸妃子,也是不过夜就走了。
太祖创下规制,取消了宰相一职,于是所有重担都落在皇帝一人身上,后世子孙不得不勤民听政,宵衣旰食。
先帝时期,鞑靼南侵,东南水寇作乱,九王夺嫡,国家大小纷乱不断。
若非内阁大学士帮助批阅奏章,提出政令的建议,恐怕大业朝要出现第一个被累死的皇帝了。
外廷前殿的西庑有个省身堂,旁边就是起居注馆。
翰林院的卓越之士,很多都被提拔为起居注官,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
他们中还有些人,要教导皇帝学习古代的儒家经典,所以又被叫做日讲官。
今上每日都要在早朝结束后,在省身堂听日讲官解读经史,翰林学士和起居注官便轮班担任日讲官。
今日的日讲官恰好轮到高泰。
他天还没亮就在左顺门等着,这座门往东就是省身堂所在的西庑,往西便是内阁所在。
好不容易等到皇帝下朝,内侍跑来告诉他,太后娘娘要见皇上,皇上先往内宫去了。
高泰只能抱着经书,继续等着。
因着庶子与沈家的亲事,这几日,他也听到了一点风声。
据说靖远侯和霍家六公子同时看上了沈家的老幺,二虎相争,谁都不肯退让。
这个时候太后要见皇上,莫非与此事有关?
太后所住的宁安宫在内廷的最西边。
内廷各宫共用一个御花园,宁安宫却有一个独立的大花园,只供太后独自使用。
裴章走过花园时,看到院子里的梅花开得正盛,稍稍驻足。
大内官跟着止步,问道:“皇上,怎么了?”
“安国公府的那棵梅花,移到长信宫了?”
裴章面无表情地问道。
大内官怔了怔,这长信宫早晚要易主,这时候把嘉惠后喜欢的梅花移进去,新主子还指不定怎么想呢。
饶是他算内廷第一人精,也不知道怎么回,忙道:“小的想着年关将至,诸事繁忙,不如等开春……”
裴章冷冷地斜他一眼:“移棵树需要数月时间?你这个大内官是干什么吃的!”
“皇上息怒!
小的这就命人去办。”
大内官连忙跪在地上,身后的一众内侍和宫女不知生了何事,也都慌慌张张地跪了下来。
裴章不语,甩袖上了白玉台,进了宁安宫的明间。
太后霍氏在东暖阁的炕上休息,前面摆着一座铜胎掐丝珐琅象耳鼎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