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至少要有一定得精度。
目前大唐采用的就是,在火枪顶部装置卡榫,与刺刀尾端能符合。
对准,装上,一转,就可以固定在火枪顶部,还不影响射击。
刺刀,在中国出现的挺早,据说在明朝,就有在火枪上插上短茅用于刺杀。
可是西方,最早得使用纪录要等到一百多年以后了。
不过,中国人始终都没有发展出可以射击也可以厮杀的刺刀,也真奇怪。
欧洲国家,大概要等到十七世纪中,才有正式的使用刺刀纪录。
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长茅配合火枪手进行作战,最有名的就是西班牙方阵。
而到了十七世纪末,发展出了套在枪管外面得套筒型刺枪,正式标志了火枪的广泛运用。
又过了十多年,十八世纪初,法法与普军得战斗,法军首次用刺刀冲锋,战胜普军后,刺刀被广泛运用在火枪上,长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军也是一样,本来李忱用长枪取代陌刀阵,用强弩、长枪和刀盾得组合,来建立新唐军。
可是火枪发展得大幅度跃进,让这种改变,变得很没必要了。
不过,好在努力也没白费,李忱这样乐观得安慰自己,反正长枪是刺,刺刀也是刺,当初训练长枪,没白费功夫。
还有队列训练,还有纪律的要求,也不是作白工。
当然了,最重要得就是民族精神得灌输,让士兵知道自己因何,为何要战。
这是一个尝试。
尝试看看唐人,能不能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一只类似于现代那种,枪尖上带着主意得军队。
如今看来,是非常成功得。
如今那些士兵,刚好都可以成为一个个种子,扩军之后,正好把这个小小地火苗,传递给其他人。
‘圣人。
’‘石老将军。
’,李忱来到校场,没有通知任何人,不过还是惊动了负责操演得石雄,向李忱来见礼。
李忱挺担心他的身体,进来越发不好了。
说实话,当初如果没有他和刘沔这两位老将,当初神策左军根本不可能建立。
李忱不过是纸上谈兵得主,小虎他们虽然在神策左军混过一段时间,也看过一些兵书,可是真正让他们自行操练,就想练出一只强军,根本不可能。
多亏了两位老将军,依照他们多年丰富得经验,拾遗补缺,才让神策左军快速成军。
如今,刘沔过世了,石雄身子也差,李忱很担心两人走了以后,找谁来主持。
‘老将军多保重身子,小虎他们也快回来了,以后这些事情,就交给他们来办就好了,老将军可是这只军队得定海神针阿。
’,李忱这样说道。
‘哈哈,不妨事,不妨事,大丈夫生当马革裹尸,如今我这老兵不能上战场,能死在新军里面也不错。
’,石雄爽朗得大笑,虽然声音虚弱,可是还是透着一股威风,像是一只老迈得雄狮一般。
石雄不以为意,继续陪同李忱参观训练中的新军。
秋天了,今天的天气还算凉爽,可是作训中的士兵,各各汗流浃背,拚命得拿刺刀,刺眼前得假人,时而刺,时而在教官得口令下,退步格档。
如果实在不是丢不开,李忱不会让石雄出山,不说别的,单拿这刺刀术来说,就是老将军带着一干军中技击高手,固定下来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