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连连摇头,“不卖不卖。”
“为什么?”
沈清棠不借,上赶着的买卖还不做?
“知道姑娘你心善想帮我。
我老头子不能仗着你心善就干缺德事啊?
我这灯笼又不值钱,就是自己用竹条扎的架子外面糊了一层纸。
你买回去没什么用!
花这冤枉钱做甚?
你若是喜欢,一会儿我送你一对就是。”
老汉搓着冻僵的手,语气十分坚定的拒绝。
沈清棠听着有点感动也有点心酸。
自古以来,生活最艰难的底层老百姓,往往是最坚持本心有良知的一个群体。
她扶着肚子,直起腰,劝老汉:“老人家你放心,咱们都做买卖的,我怎么会做赔钱的生意呢?这样,也不用你便宜了,你平时卖多少钱,就卖我多少钱,行不?
我说不定倒手还能挣点儿。”
“真的假的?”
老汉狐疑的看着沈清棠,不太相信,“灯笼这么不值钱的玩意还能倒手赚钱?”
“对!”
沈清棠斩钉截铁道:“能!”
老汉还是不太相信沈清棠,把木推车往沈清棠这边轻轻推了下,“那你先试试!
要是能卖出去再给我钱。”
沈清棠点头,笑着应下,“行!
那您总得跟我说说这灯笼都什么价格吧?”
老汉的小木推车上面扎着四层木架。
他抖着手,从最下面开始指,“这一层的小灯笼三文钱一个。
第二层这个大点儿的灯笼五文钱一个。
再上面的大灯笼八文钱。
这三层都是我和我老伴自己糊的纸灯笼,也没什么花哨的样子,做工也糙。
就是想着快过年了,大家伙儿可能会买两个红灯笼挂在家里添喜庆,我也好赚几个铜板买点儿年货。”
沈清棠点头记下,好奇问了句,“就这些灯笼你们一天能扎几个?”
“我们老了,手脚慢,眼睛也不太好使,扎不快。
起早贪黑能扎十来个灯笼。”
沈清棠皱眉,“一天才扎十个,就卖这么便宜?”
“手艺是自己的又不用花钱。
竹子是家门口种的,就是买纸需要点本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