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登基为皇。
秦琬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过让苏沃继承皇位,哪怕是现在也一样。
西北局势复杂之至,阿史那思摩又是一等一的俊杰,突厥控弦百万,势力极大。
虽然朝廷已经在筹备对河西走廊的战略,不出几年,又会与突厥短兵相接,再度开战。
但苏沃目前只是个校尉,纵然别人不敢把他当一般校尉看,他上头还压着两位大都督,几位声名赫赫的名将。
这等情况下,没有十几二十年,想要立下不世功励,苏沃还有得磨。
更何况,秦琬并没有改他的姓。
苏沃承嗣邢国公苏家一脉,乃是世祖皇帝亲自判的。
秦琬想让苏沃改姓为秦,还要大费周章。
如果秦琬不替他改过来,他想当皇帝,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
这也是秦琬之前为什么一直压着他,不让他外放的原因——放一个只要出去,十有八九会造反的人,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秦琬当然压得住苏沃,可她要为江山传承,为自己的继承人考虑,但现在,她转变了想法。
她虽希望秦氏江山千秋万载,却也知晓天下没有永世传承的皇朝,朝廷一旦昏聩,有衰败的征兆,首先就会对四境失去控制力。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即使如此,何不多留一条后路?
一直压着苏沃的话,他肯定会不甘,那么,换个法子,给他王爵,裂土封王呢?而且封国的位置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又当如何?
人都是这样的,拥有的越多,就越不敢轻易冒险。
苏沃身为秦琬的嫡长子,不能继承皇位,不甘心之余,肯定也有害怕。
毕竟君臣之分,天下一言九鼎,可以断他的生死。
但如果他立了极大的功劳,秦琬封他在西域做王,便是天经地义。
不管是秦晗还是秦昭,归根到底都比苏沃小,长幼有序还是要守的,苏沃又是因功封王,难道还能随随便便夺去他的王爵不成?
哪怕他要送质子,要被夺王爵,甚至受了一肚子冤枉气,被逼着造反。
难道他安安分分留在国内做他的邢国公,就不会遭受这些命运?
退一万步说,秦琬的继承人,若是连这点也容不下,丢了江山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换个角度想,倘若秦琬对苏沃这般仁至义尽,继承人也延续了她的政策厚待苏沃。
苏沃还要造反,跟随他的人,怕不会很多。
正因为如此,她很干脆地告诉裴熙:“我决定,等临川郡王长大后,送他去边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