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又不是初次见面,何必拘束。”
“我以为他们不爱喝茶,原来如此。
你们喝喝看,这茶叶可是从东京买来的,产自福建路,叫做白茶。”
种溪道。
张明远、费无极看了许多茶叶书籍,自然知道这白茶实乃稀世珍品,不过并不知晓白茶详情。
顿时喝起来,一瞬间赞不绝口,喜乐无比。
费无极看向种溪,笑道:“果然好茶,非比寻常。
就是不大知道这白茶详情如何。”
种溪应声道:“这个我知道,听我慢慢道来。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原茶类中的稀有珍品。
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日晒或文火干燥后制成的茶,这茶叶自然非比寻常,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便是清淡回甘。
白茶又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
费无极不等他接着说,便故意逗闹道:“白茶就是白茶,如何叫做白牡丹,胡说八道。”
张明远道:“无极,打断溪弟,可不好,让他接着说。”
种溪却一言不发,紧锁眉头,生闷气。
种浩见状摇摇头,乐道:“史载,东汉时,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拜谒当时着名的儒学大师许慎,他年轻气盛,不懂许多礼数,自然遭那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
说到此处,停了下来,原来种溪早已双手叉腰,横眉怒目。
众人都笑,皆示意他接着说。
三番五次种溪就是不肯,费无极道:“看来溪弟不知道了,故而哑巴了。”
种溪如何不知,此乃激将法,这才笑了笑,接着道:“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
许慎踱步而出便要溯源,没曾料想是个小年轻在吃茶叶,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来看,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
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荼’的注解,用‘槚(jia)、茗、蔎(she)’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说话间,伸出手指头,拉起费无极的手心,写了起来。
费无极手心发痒,笑得咯咯作响。
二人逗闹开来。
种浩道:“白茶的名字最早始于大唐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文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可见此茶,早在大唐就名扬天下。”
种溪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抢先道:“如今我大宋自然视之为孤品。
我可听说了一件大事,那福建关棣县曾向皇上进贡茶银针,龙颜大悦,获赐年号,改关棣县为政和县。
这可是政和五年之事,也不过两三年前之事。”
眉开眼笑之际,介绍开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