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搅进这种事,他们什么都不做,也要沾上麻烦。
他刚才从玳瑁使臣口中得知,玳瑁三皇子也置办了酒席向福寿郡主赔罪,晚上当事人就吓得自杀了,这让不知情的人看了,恐怕会怀疑人是被福寿郡主逼死的。
别说是其他人,就连他都有那么一瞬间的怀疑。
但是他很快又想到,福寿郡主体弱胆小,以她的性格,要把一个年级轻轻的男人吓死,那还真不容易。
真闹起来,还不知道谁把谁吓出毛病。
入睡前,昌隆帝心情非常好,因为太子竟然主动跑来找他,讨论一些朝政上的事,看起来终于有了几分勤奋的架势。
晚上留太子用了膳食,父子二人一起散完步,昌隆帝才让赵三财把太子送回东宫。
可惜这份好心情,在半夜被破坏了。
从寝宫中出来,昌隆帝接过大理寺卿张硕呈上来的遗书以及事情调查经过,面无表情地看完,怒不可遏道“竟有人胆敢诬陷朕的两位将军,实在不可饶恕。”
张硕以为陛下会问花家人做了什么,没想到连问都不问,就直接认定花家被人陷害了。
这跟传言中,忌惮花家功高盖主好像有些不一样
陛下如果真的猜忌花家,这次的事情就不会管花家冤枉不冤枉,先趁此机会打压花家,让花家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沾上污点,以后再清算花家的时候,才更加名正言顺。
瞧陛下这个样子,确实很在乎花家的形象,不过在乎的方向有些不同,更像是无法容忍别人抹黑花家。
“查,立刻彻查。”
昌隆帝把东西往御案上重重一拍,“派人盯住玳瑁国的使臣,让他们管住自己的嘴,不能有半点不实的消息传出来”
卫明月的性格他很清楚,说她坏话的人,她宁可当场拍断这人的骨头,也不会用这种阴损的手段。
至于他未来的儿媳妇恐吓刁难说坏话的大臣那更是可笑,花家的那个小丫头说话都细声细气的,玳瑁国使臣是兔子吗,胆子会这么小
“微臣领命。”
裴济怀哪还不明白,陛下这是要保花家,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保住。
从今天过后,他再也不信“鸟尽弓藏”
这种鬼话了,陛下待花家,分明是信任无比,甚至是盲目信任了。
走到大门口,他见一行人匆匆赶过来,待人走近了,才认出这是东宫的太子殿下。
这大半夜的,太子为了什么事赶过来
“张大人。”
太子原本有些急,看到裴济怀以后,反而不急着赶路了“听闻别馆里的一位使臣出了事,你跟孤说说。”
裴济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包括他得了份使臣遗书的事。
“这个案子要辛苦张大人了。”
太子的食指在步辇雕着龙纹的扶手上点了点,“二位将军是我大晋的英雄,不要因为这些莫须有的事情影响两位将军声誉。
更要避免一些乱七八糟的流言传出来,让人误会两位将军。”
得,太子这话几乎明着告诉他,两位将军肯定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别人。
张硕连连称是,出了宫才现自己脑门上冒了一层细汗。
都说帝心难测,也许有时候是臣子们想太多也说不定。
验尸结果很快出来,王大人是在清醒的状况下,被套进了绳子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