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240章 二哥谢建华和黄坎交友(第3页)

这一晚,黄坎躺在床上,又是彻夜未眠。

他一直喜好书法,自己也闷头练习多年。

写春联,写那些独字,比如“福”

,比如笔画最多的造字“招财进宝”

,他已经练习多年,一直想像爷爷那样,在春节前,有人来请他写,他会分文不取,写得手腕酸。

看着一波波的人拿着他写得字啧啧称赞地回家去,那时,他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可惜,这样的一天始终没到来。

但最近他一直琢磨着一个字:拆。

黄坎不会使用任何交通工具,所以他的出行就是公交和步行。

北京话”

腿儿着“,是他的最爱,也有人叫”

十一路“,总之就是走着去。

换了旁人,起码觉得费时间,可在黄坎看来,只有一步步走过的路才记得清。

他最近在海淀镇里转悠,净看见墙上写着大大的”

拆“字,墨汁写的,有些还画了个圈儿。

他一直琢磨着,一时间这么集中地拆,人都会去哪儿呢?这里可都住的是农民啊,虽然他们早就没有土地了,甚至像其他城市里的”

宅基地“都没有。

可老天爷是最公平的,在北京,海淀的农民比其他远郊区的农民有”

提前量“,他们很早就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这得感谢这些学校。

可十根手指有长短,不可能一般齐。

总有些人是赶不上趟的。

就听说过,国企涨工资,有的人就总被轻松划到”

线“上,总能错过涨工资的机会

黄坎其实是个”

老北京“了,他来北京的时间远远出周围人的想象,他刚来时囊中羞涩,只能住到偏远的海淀,那时他想的就是离颐和园近,闲了可以去转转,北京城里的胡同他可不敢恭维,想想他老家那些几进的宅邸,高高的牌坊,亲水的设计,他就对北京市民的居住条件嗤之以鼻了。

况且那时北大附近的租金很低。

黄坎还熟悉北京最早比较火的是八大院校,那些大学培养的是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所以,学制短,资金足,周边的生意也就跟着火。

北大,其实靠的是名气。

周边的生意火起来,还得说是出国潮带动的。

进入九十年代,北京的商品房逐渐多起来,黄坎作为想”

扎根“北京的外地人,早就盼着能有个自己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