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师?太坑爹了!”
“老师你好帅!”
“不是刚毕业吧,看着比我还小。”
……
等下面讨论了一阵,黎梓桐才轻轻敲敲桌子:“各位同学,你们桌子上摆着的那本书,是国内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封面上印的那位主编就是我读博士生时候的导师。
你们可以翻开扉页,相信还可以看到我的名字。
所以,不必担心我会误人子弟。”
大家赶紧低头翻书,集体咂舌,牛人啊。
“老师你多大了?”
有胆大者问。
“老师今年27岁,未婚,没有女朋友,也没有——男朋友。”
下面一阵惊呼:“老师我们崇拜你!”
“我不反对理性范围内的个人崇拜,实际上我是个非常宽容接受的人。
介于我的个人风格,我一向不把考试作为授课的最终目的。
所以,考试只占期末成绩的百分之六十。
课后不留作业,不写论文。”
“老师万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
黎梓桐摆摆手:“听我说完。
另外百分之四十,考勤和课堂笔记各占一半。
由于我们班人数众多,所以考勤和笔记本学期内随机各抽查2次。
考勤一次不到,扣十分;笔记一次内容不全,扣十分。
我提醒大家一下,一次缺勤也伴随着一次笔记不全,一次性将要扣掉20分。
两次缺勤,全部扣光。
这就意味着,这位同学期末考试必须满分,才能达到及格。”
下面的欢呼霎时变为一片哀号:“不是吧,这么狠?”
“各位同学不满的原因应当是基于你们打定主意要逃课,是这样吗?”
大家集体摇头。
“既然如此,考勤就与你们没有任何影响。”
……除了默认,实在无话可说。
黎梓桐拿过花名册,扫视了众人一圈:“这么多人,为了考勤和收作业方便,我应该任命一位课代表。”
“你不是说不留作业吗?”
“老师说的是,课后不留作业。”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