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问天不得不牺牲自己跟夏维的相处时间来隔绝吴夏两人,因为他最清楚这种感情有多难磨灭。
☆、后记2
再讲讲小说里的吴浩的思维方式。
吴浩跟夏维有一种共识,就是强权逻辑。
吴浩从21到28的7年在美国度过,这正是人生观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期,加上他本身的家庭出身和天生性格特征,使他在逻辑思维上完全美化。
美国的亿万富翁把钱留给子孙的不多,认为会妨碍子女的独立性。
所以吴浩思想里有借助父亲铸就的平台起飞无可厚非,但是靠爸爸的遗产过日子就是废物的想法。
吴浩一直靠自己的薪水生活,除包养钱素素外——这是纨绔行为,过典型的高管生活。
高管是中产中的高端阶层,但不是资产阶级.
在夏维述说她跟杨问天的初夜那章,我删掉了吴浩述说他跟前女友们关系的内容,怕影响小说的紧凑性。
吴浩是留学生,他没有处女情节,应该说他有反处女情节,怕女人跟他上一次床就要他负责。
中国女留学生择偶最大的问题就是同居容易分居难,我们中国的文化给女性这样的感觉,如果同居不结婚,我亏了,所以当感情破裂时,无法理智对待。
吴浩在美国只跟洋妞来往,但是精神交流上有问题,所以回国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伴侣。
夏维的二奶身份对吴浩没什么大的影响,当然也不会让他太舒服,他最不爽的也不过是想到夏维跟他在一起的时候衣服穿戴名车豪宅都是那个男人提供的,所以吴浩对杨问天说:她跟你的关系对我有一定的困扰,但是我能克服。
美国高学历人士结婚年龄一般在30以后,所以结婚时平均性伴侣人数在8-10个间。
小说里夏维有过的性伴侣人数一共是4个,其中包括吴浩父亲,对吴浩来说,这个数目是偏低的,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心理障碍,曾是他父亲的情妇让他在伦理上不舒服,但是他也能面对,吴浩的性观念非常西化,凡是在他之前发生的一切,对他都不造成影响。
吴浩在婚姻性观念上是典型美国中产阶级逻辑:婚前你有充分自由,婚后我们应该彼此忠诚。
所以在他自己和夏维都已婚后,他跟她再续前缘就有较长时间的犹豫。
吴浩对夏维说:如果我娶的是周海晴,我就不会跟你在一起。
吴浩对婚姻的态度是严肃的,他是最求完美型男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虽然他跟夏维偷情,但是对自己行为不齿,并且承认杨问天的优先权。
吴浩没有仇富心理,相反他心理上把钱和权同人的能力挂钩,他承认强者的优先权,所以在跟他哥哥吴乾的对话里有这句:优胜者有交配权,可以将自己的基因流传后世。
这是非常典型的美国逻辑,优胜劣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