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林自问还算沉得住气,可是碰到自家三个孩子,就隔一段日子被刷新一次三观。
他知道世上是真的存在天才型人物,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不少这种记录。
才古代流传至今的大都是十来岁就闻名天下的超级天才,现代不说别的,光天才少年班就有不少,十几岁就学完普通人要二十几年才能学会的知识,实在是让人汗颜不已。
可这样的天才,放到三胞胎面前,怕是会被比的连渣都不剩。
方天林并不觉得他妄下论断,这是有根据的。
试问谁能在还不到一周岁半的时候,就懂得制砖坯?还比村民做得都要好。
方天林以前并不懂这些东西,在广延村待了两年,这种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手艺,他多多少少也会一些。
村民不讲究,晒好的土砖看似很规整,其实表面摸起来感觉很是粗糙,再加上和入了一些秸秆之类增加坚固稳定性的物品,更不可能保证有多光滑。
但三胞胎做出的不一样,他刚才亲手体验过,泥砖虽小,摸着手感却是极佳。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儿子们到底是怎么才能做到这般!
方天林并没有上前帮忙,他仔细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在沈家河帮助下,三胞胎很快便准备妥当。
一团湿泥,几把草,这就是所有。
泥团很普通,方天林再怎么看也看不出花来。
他拿起那几样杂草辨认,最终宣告放弃,就是很普通的野草,并没有哪里特殊。
见需要的物品已经齐备,三胞胎立即开始行动。
沈璧跟沈璋处理那团湿泥,沈璜则处理野草。
泥团湿度不大,粘性却已足够。
方天林看过,就是最普通的黄泥,并不是黏土,不过农家要求不高,用来晒制泥砖一点问题都没有。
方天林看得仔细,他发现分成两块的泥团,经沈璧沈璋小手一捣弄,就无比细腻,瞧着粘性似乎也增加了不少。
他眯起眼睛,心底起了波澜。
这明显不正常,他虽然不是什么有大学问之人,但他清楚,湿泥的性状被改变了,也就是说,跟之前的泥土几乎是两种物品,区别之大不亚于黏土跟陶瓷。
大儿子二儿子这边就够诡异,小儿子那头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沈璜随手拿起几棵草,小手轻轻一捋,便不断有汁液滴进一口小破碗中。
如此循坏往复几次后,那几把草就全都变成枯黄,换来的便是一小碗绿色液体。
方天林还好,沈家河见状,早就惊讶得嘴大张,好似能塞进去一个鸡蛋,心里更是如狂风呼啸般,不断重复着“他家这三个孩子难道真是神仙下凡不成?”
这样的疑问,不然怎么可能会有仙人般的手段?
两人就这么一愣怔的工夫,沈璜已经将碗中液体的绿色去掉,然后双手捧起小碗,将汁液倒入又重新和成一团的湿泥中。
紧接着,沈璧跟沈璋便开始捏制小泥砖,规格和之前的一模一样,都是小孩巴掌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