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71章(第2页)

先前说话之人不以为然,冷笑着又补上,“我忘了,尚书台或许也是无人去说的。”

闻言室内几人统统笑了,低沉笑声在不大的室内嗡嗡回响。

方才说“慎言”

之人笑罢皱起眉:“祥瑞之事,也不可不信。

前几日我随太尉入宫面圣,正好看见那只俊乌,确实是……”

话未说完就被打断:“什么俊乌,三足雀儿罢了。”

“此言谬矣。”

“嗯?”

“不是雀儿,是乌鸦。

难为赵昶,千方百计寻只乌鸦,三足不说,总要挑只神采不弱的。

也不知腾州为了这只乌鸦,多少鸟雀枉死。”

“人死他且不顾,何况鸟雀。”

忽一人叹气:“大人千里迢迢进京,竟只是被他拉来凑个人数……”

“大人不是说了么,眼下之计,唯一字,等。”

“既来之,则安之。”

郑迁幕僚密谈中倒有一言不假,赵昶拜相后,内外朝各种议论不断,无论何处,只要略得闲暇,三五人坐在一起,话不出五句,九成就要引到赵昶身上。

尽管私下物议频繁且言辞大不恭顺,甚至还有不少以各种形式传到丞相府,但真正站在人前直抒其意的,这么多天过去,却是一个也没有。

无怪赵昶在得知这种种诋议后仅一笑置之:“既不能作人前之鸣,何异蚊蝇。

由他们去罢。”

自赵昶任丞相,大小事宜悉数转交到相府。

官员升免、人才擢选以及军国要事均由丞相率九卿及百官议定后,上奏至尚书台交天子御览定夺这一程序在短短数月内又一次成了惯例。

为数本少的朝议日益稀疏,到佳德九年年底,已是一月难得一次。

而同时,奏章上书拆读审议、拟旨传发、问状官员诸项,则依旧例归责尚书台。

而后数百年间丞相府与尚书台隐成牵制之势的格局,其实发端与此。

只是彼时赵昶权倾天下之势始发,诸人目中所见,惟丞相府一处而已。

佳德十年元月里初次朝议,赵昶在上殿途中遇上许璟。

他们到的都早,路上并不见什么人,赵昶也不刻意避讳,追上许璟,与他并肩走了一段,说:“又是一年。”

这半年来二人私交渐淡,但彼此见面的机会反而更多,更习惯了诸事都在公堂上说完。

听见赵昶开口,许璟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回道:“不知不觉,就是佳德十年了。

此次朝会,当由你领衔上奏,想来都准备好了。”

“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