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看着乔家的事情,乔太太是完全交到了乔婉的手里,但大事乔婉还是要向乔太太报备的。
乔婉做事也是一板一眼的,专挑重要的说。
前因后果,简简单单的三两句就完事,当然也很快让乔太太明白整件事情的精髓所在。
于乔婉不同的是陆向北看的是远处的。
乔婉做事,是脚踏实地;而陆向北做事,则是高瞻远瞩。
就比如说机器的事情,乔婉谈的是机器到后运作的事情,而陆向北插进来的则是怎么卖货的事情。
陆向北倒也没瞒着,说道:“之前婉婉说要生产新布,我就是刚好倒腾洋货的,就先进了一批洋布过来。
我问过了,这货生产出来,跟国外的进来的洋货差不了多少。
我是想着,要不要把那批洋货先运过来,放在乔家铺子里,先卖着什么的?”
乔太太懂陆向北的意思,但也知道,这货的处置,绝不是陆向北的最好选择。
舶来品卖价一向是最好的,要是放到乔家铺子里,先不谈卖不卖的出去。
就是那个卖价,根本就没法比对。
乔太太看向乔婉,道:“婉婉,你怎么说。”
乔婉看了陆向北一眼,才道:“原先怎么弄的就怎么弄,向北原本在上海卖就上海卖,但是可以先弄个一百匹过来放在乔家的铺子里。
等上海那边开始热这种新布,我们这边铺子就可以先挂牌出售那洋布,对外可以称铺子里的新布是乔家工坊用西洋机器生产出来的。
卖价跟上海那边的一样,但是每天只卖十匹。
这样等六、七之后,工坊的布积累了一定的量,铺子里再放开卖新布。”
这个时间的安排,是乔婉的初步推断,所以后面才预留了几十匹。
毕竟现在机器还要过几天才能到,到了之后还要学。
即使学会了,还要留时间给工人熟悉。
所以,这个缓和期,乔婉是一定要留出来的。
而现在大多数的富人,都是好舶来品这口。
要是乔家自己一步步开拓去卖,根本就赶不上那时机。
但是借由舶来品的热头,乔家完全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新生产的货给推出去。
乔家铺子里的每天的十匹布,当然不是为了吸引普通老百姓的,而是为了吸引类似孙老爷中间人那样的商人过来的。
这样的商人,要的货量大,而且能把货卖的地域更广。
到时候只要给新生产的布匹,标识上乔家工坊的名号,很快的,乔家工坊的名声,就能迅速散播出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