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上策。
刘禅听到石广元有条不紊地陈列出这上中下三策,心中不免震撼,石先生现在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确实是胸罗锦绣!
但是石广元哪里知道,曹操用兵有如神助,攻占如风,一旦亲自领军,恐怕只需要用短短几个月就可以逼迫张鲁投降了。
到时候,益州方面就是想要出兵汉中,也根本来不及的,上策也都便变成最下策了。
所以刘禅想了想之后,觉得还是立刻出兵汉中比较实际一下。
他就带着邓艾与诸葛乔回到家里,让诸葛乔帮自己写一封表章,他要向刘备上书。
表里面要将石广元陈列的上中下三策全都罗列进去,并特别注明,自己认为中策更加可行。
第二天,刘备就召见了诸葛军师。
孔明身着一身白衫,手上依然不离那把鹅毛扇,脚上一双白色锦绣丝鞋,神态与气度在举手投足之间,真乃飘逸之极!
来到刘备的书房外之后,孔明稍微地整理了下身上衣衫,这才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室内的两扇大窗都看着,毫不吝惜地欢迎外面的阳光进入,使得这间颇大的书房变得光亮很多,看起来不再那般阴冷。
可是孔明却发现,刘备正襟危坐在座位上,脸上的神色并不轻松,似乎遇到了什么事情似的,就不急不缓地上前见礼。
刘备见到孔明来了,就指着放在案上的一份表让孔明拿去看看。
孔明翻开一看,发现是诸葛乔的笔迹,暗惊诸葛乔这小子怎么会想到给使君上书的呢?可是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才明白上书人乃是公子刘禅,也就没有立刻评论。
刘备见孔明并无任何表示,便问道:“军师,这份表里面的内容,可是你授意阿斗的?这小子现在刚回来不到一个月,也不好好读书,整天就想着给我添乱!
我看他根本就没有从江东之行那件事上反省!”
孔明摇摇头,避重就轻说道:“这三策并非出自亮之手。
观其风格,应该是石韬石广元的手笔。
石广元此人虽然狂傲,但是其实内心最为沉稳,所以上策必定会采取‘静观时变’。
公子性情要强,又立功心切,就会认定中策为上策。”
刘备听到孔明这般详细的分析,原本有些不悦的神色也变得缓和下来,说道:“汉中的形势,汉中的重要性,我不是不知道。
只是如今益州新得,又面临东吴外患,出兵汉中的话,实在难以决定。
军师你有何看法?”
孔明想了想,说道:“亮以为当选下策。”
刘备不由得惊道:“下策?石广元不是说,此计是困难重重吗?”
孔明微微一笑道:“主公请看。
石广元的上策与中策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先选择安抚益州根基,还是先消灭汉中这个还不是外患的外患。”
刘备听得点点头,孔明的见解果然精深,直击两策的核心,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就让他继续说下去。
孔明继续告诉刘备,以他看来,益州乃是根本,现在大战方歇、百废待兴、而且内部还不稳,不可轻易发生动荡。
所以,现在肯定不是出兵汉中的最佳时机。
而诸葛亮之所以建议刘备取下策,乃是因为此计可以收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