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毅和张亭对着方天林时,总拿不出以往面对村民时的气势,两人不欲多呆,付了钱拿到货就告辞走人。
沈老爹也知道这点,礼节性地挽留了一下,便送他们出门。
“爹,这些钱你收着。
家里养着那么多鸡,草料需求越来越大,虽说我们自家人辛苦点,也能筹够过冬用料,但这样吃独食容易遭人嫉,不如就花点钱从村民那收购一些干草料,谁家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不是?”
方天林清楚,人性太过复杂,当双方差距不大时,会嫉妒会眼红,只有高到旁人触不及的地方,他们才会心生羡慕赞叹,而不是想着法子背后使坏,随时扯后腿。
沈家远没到这等地步,那给出一点实惠就非常有必要。
得了好处还不念好的毕竟只是少数,沈家要是垮了,他们也落不着好,还会遭受损失。
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同一条船上,他们就会不自觉维护沈家,村里要是有人想对沈家动手,说不定这些人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沈老爹见刚到手的钱,又要飞出去,心中有些不舍。
从上个月起,家里就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
特别是近几日,他因伤神小病了一场,虽说他那种情况对于农家人而言,可能连病都算不上。
事实也是如此,没两日他便不药而愈,但钱也没少花,吃喝都比以往要好,大家把他当个病号养着。
再加上鸡场每日的投入,包括他在内,沈家但凡明白事理之人,就没有哪个不为此而忧心。
秉承着沈老爹这样想法的人,在靖朝占了大多数。
没多少人敢借钱做生意,只有真金白银握在手里,人们才能感到安心。
看不到实质好处,任是舌灿莲花,说得天花乱坠,也没多少人会贸然尝试。
好在沈老爹也不是毫无见识之人,他知道三媳妇说得在理,舍出点蝇头小利,若能换来沈家平平安安发展,那实在是最划算不过。
不过知道归知道,他心照样一抽一抽地痛。
草料虽不值钱,但若一直如此的话,日积月累下,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种事当然是自家人优先,不过这次沈老爹略过了大伯一家,实在是前几天那事一出,兄弟间的情分已经淡到连陌生人都不如,没老死不相往来都是看在阿公的面上。
草料种类诸多,地瓜藤就是其中一味极好的粗饲料,沈家便优先收购这个。
广延村每家每户都种有地瓜,沈家不可能照顾到全部村民,除了亲友之外,从那些日子实在过得艰难的人家开始收起,每家收一百斤,直到收完五百文的量,那些轮不上的,就等到下回。
方天林没想过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这不可能。
广延村水源有限,正常年份还可以扩大养殖规模,现在沙河都快彻底断流了,若不是泉眼就出在沈家,怕是连现有规模都无法保持,没水一切都免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