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随意配他的东西!
但是杨瑞棠对华阳长公主还是真情实感的佩服,因此敬意十足,是她开口要的话,那确实也没办法。
想起姜禾说的,薯条只是送给他尝一尝,不准备卖的。
一阵猛烈的悲伤从心底升腾,杨瑞棠站在雨里,低垂着头,难过到竟不想挪动脚步。
“少爷,少爷。
您振作一点。”
小厮撑着伞,手忙脚乱道:“我刚去大厨房拖了一下时间,这会儿薯条才刚端去前厅没多久呢。
您现在去看看,说不定还赶得上呢。”
赶得上?
杨瑞棠猛的挺直脊背,郑重地点了点头。
“走。”
……
杨府正厅。
华阳长公主抿了口茶水,微微笑道:“杨大人这下可以放心了。
薛承道现在已经起了疑心。
我已经安排人把宋神医从南方请回京城了,到时候薛承道一定会急着找上门去。”
薛承道所属一派政见多保守,因此并不主张扩张科举规模。
而薛承道本人在书生和文人群体中,实在太有影响力,是进行科举改革最大的阻力。
但是偏偏薛承道这个人做事滴水不漏,在朝堂上是很难想到法子叫他不出手干涉。
摄政王便主张给他找些事情做,等拖到科举开了,他也没有办法再插手了。
这事,一直都是华阳长公主在暗地里张罗。
商贩走卒行走在街头巷尾,消息灵通。
得到了一点信息后,还真叫她打听出一些东西来。
“这人手我已经安排好了,这次还真是多亏了长公主殿下。
薛承道此人古板迂腐,一向把纲常伦理看得比什么都大。
出了这事,他定是没空盯着我们挑刺了!”
办成了这件事情也算立了大功一件。
杨陵心情大好,他指尖搭在扶手上,轻轻敲着。
“谁能想到薛承道那妾室的胆子竟如此之大?这般瞒天过海的事情,做得竟如此隐秘。
若非机缘巧合到了,还真现不了。”
“这件事情啊……”
华阳长公主的目光忍不住落在了桌案上的精致碗碟上。
金灿灿的薯条堆在雪白的瓷盘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