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自然灾害时内外仍有联系,杨家蒋家都有人在海外,源源不断寄进来大桶的美国大米、植物油、奶粉、…杨家养的大黄猫是一家老小的心头宝,被养得肥肥胖胖,有天出门没回来,估计成了别人的盘中餐。
杨廷薇坚持找了一个月,终于有天接受现实,知道猫再也不会回来,接着哭了两个月。
蒋国欢叹道,“60年的苦还不是苦,现在的苦才叫苦,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杨廷榕快手快脚收拾灶头,“估计要摇船去,你还是别穿棉鞋,又是雪又是泥,弄潮了糟蹋棉花。”
往脚上套解放鞋时,她想到廷薇被分在西乡,哪天再去看看才放心。
好在春节就在眼前,缺什么用品都能赶紧补上。
下雪后果然改坐船去梅东,钱贵芳虽然不是知青,但和他们年纪相仿,整天一起聊天谈笑不分彼此,此时有活动,她也跟了去。
橹划开梅塘的清波,船在风雪里前进,站在船头摇橹的知青季东海出了一身汗,头上像蒸笼般冒着热汽。
他张嘴大声唱道,“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首歌船上人都会唱,唱完又有人起个头,“东方红,太阳升,…”
钱贵芳靠在杨廷榕身上,边唱歌边把弄后者的围巾。
杨廷榕拆了旧毛衣打的这条围巾,双元宝针费的时间多,但成品握在手里又软又暖。
船篷外雪花仍在飘飘洒洒地下,无声无息地落在地上河上,钱贵芳心头涌动的尽是相聚的欢喜,又有几分惆怅,年里两位好姐妹都要回家,知青不在,村里就没这么热闹了。
她视力好,远远看见有人正沿河边跑来,像是在追他们的船。
听钱贵芳一叫,知青们纷纷看去,认出了来人,是新来的知青孙抗美。
众人七嘴八舌地喊停,季东海拢住船缓缓靠岸,孙抗美并着双脚直通通地跳上船头。
船晃了几下,差点翻了,大家一边尖叫一边骂人,乱了半天。
孙抗美连声道歉,“醉了醉了。”
他面红耳赤,呼吸里隐约有丝酒意,钱贵芳好奇地问,“这才早上,你在哪喝的酒?”
孙抗美摸着脸,“早饭吃了两只酒酿饼。”
一语既出,全船人乐翻了,笑声差点冲翻船篷。
哈哈,酒酿饼。
笑累了,唱累了,季东海对杨廷榕说,“吹只曲子来听,不然我摇不动船了。”
钱贵芳自告奋勇,“我替一会。”
季东海知道她从小在水边长大,撑船是把好手,应言把橹让给她。
杨廷榕摸出笛子试了两个音,本想吹“□派人来”
,但看着眼前水墨山水般的景色,忍不住改成“姑苏行”
。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曲子,蒋国欢解开袋子拿了二胡合奏。
笛音的清脆和二胡的婉转缠绕在一起,直送到远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