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也该有个人好好磨练他一下!
拓跋乞颜看了舒默的密信,觉得可行。
几日后斛律速到了常山要塞。
斛律速可以算是舒默的师傅了,舒默最早打仗就是跟着斛律速,两人关系亦父亦师。
如今斛律速已年过半百,然勇猛不减当年。
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徒弟如今也成威震一方的大将军了,斛律速心生骄傲。
几人见面后迅速商定了作战方案:由斛律速坐镇常山要塞,舒默、皇甫毅和承昭三人各领骑兵五千四处骚扰邺城周边城镇。
同时舒默再去奏折,请求父汗将国中奴隶派往常山要塞,以替换士兵耕种。
四月初,大公主紫陌平安为宰相府诞下小公子,这个孩子也算是雍熙帝膝下第一个孙子辈的男孩。
雍熙帝钦赐一名:刘喆。
喆者,贤明智慧之意。
由此可见雍熙帝对这个孩子给予了厚望。
洗三那日,皇后亲临宰相府,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俱知宰相府风头正盛。
四月底,如烟出嫁。
因着上次的深谈,舞惜很是喜欢这个姐姐,于是也用心备了一份大礼给她。
对于雍熙帝来说,添孙、嫁女之喜也并不能缓解前朝带给他的烦扰。
年前冯恩就过折子,说常山要塞至邺城中间三百余里土地上的百姓因打仗弄得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这些百姓四处逃难,居无定所。
雍熙帝深知流民多则国易生乱,于是下令到各地府衙,令其妥善安置。
年后张普回朝,带回消息,称常山要塞至邺城中间三百余里土地上原本耕种的麦苗大多被乌桓圈置起来,拓跋舒默令其手下将士分批前去管理。
这样一来,大大缓解了乌桓的粮草问题。
二月起,冯恩再上奏折,称邺城周边多座城镇被乌桓骑兵骚扰,弄得人心惶惶,只得四处派兵驻守。
如此一来,邺城兵力吃紧,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雍熙帝一方面命兵部征兵戍边,另一方面也加紧在全国征粮,用以支援前线。
这些消息同样在后宫传播。
让雍熙帝头疼的同时,舞惜倒觉得乌桓将领颇为聪明。
人人皆道乌桓乃蛮夷之邦,只懂行军打仗,而这个叫拓跋舒默的人却懂得养兵之道。
只是四处骚扰无辜百姓,实非君子所为!
思及此,舞惜嗤笑:君子?这些人多半都是目不识丁的莽夫吧?和他们谈什么君子之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