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11章(第1页)

不得不说,农具厂师傅们的生活水平相当不错了。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六七十年代,有手艺的工匠绝对算是高收入群体。

那个年代工业发展上不去,很多东西都得靠工匠。

而当时不论城市乡村,木匠都算是很吃香的。

婚丧嫁娶,盖房、打家具,还有修理桌椅板凳都离不开木匠。

比如徐师傅他们吧,农具厂工资比一般工厂和单位都高,甚至比公社书记还多几块钱。

除了固定的工资,他们农具厂订货多挣钱多,师傅们内部发的福利也就水涨船高。

不光如此,厂里分为木工和铁匠两个大组,带头的师傅自己管事做主,时间也没那么死,有时师傅们还能接点儿私活。

收入高了,生活水平也跟着高了。

厂里有的师傅抽洋烟,戴手表,个个都有自行车。

吃饭上头自然也舍得,食品厂就在隔壁,猪肉七毛二分钱一斤,还得有肉票才行,寻常农民家里不到过年过节哪舍得吃肉啊,小食堂照样买来吃,每隔几天都要去割一块。

两顿饭下来,吃的冯荞直担心,她在小食堂吃午饭很是方便,可这饭钱只怕也让她掏不起。

你说她干一天活才七毛钱,要是再花上好几毛吃饭,可真是要心肝肉疼了。

冯荞心里寻思着,实在不行,往后午饭别在小食堂吃了,她自己带煎饼吧。

吃饭时徐师傅对那碟子凉拌芫荽很是喜欢,青绿芫荽配上红辣椒,看着赏心悦目,吃着清爽脆嫩又可口。

徐师傅还交代说,往后这个菜要勤做,开了春的芫荽反正也便宜。

“白菜猪肉炖粉条也好吃,可惜图省事没做米饭,这个菜要是配着高粱米饭吃才下饭呢。”

杨边疆笑着惋惜,他多年在部队,吃惯了米饭的。

吃完饭徐师傅就摸着肚子,开玩笑的口气说:“冯荞啊,明天轮到我做饭,干脆,你帮我做了吧,你替我做饭,我回头给你买糖吃。”

冯荞赶紧答应着,说行啊,买糖吃就不用了,她在家也是每天都做饭的。

“丫头啊,你要是这么说,那你往后可有活干了。”

徐师傅笑着打趣,“咱们这厂里女的本来就少,统共六个人,她们还都是住在镇上的,不在小食堂吃。

咱们几个大老粗打铁砍木头行,做饭却是外行,中午轮流做饭,好歹就是煮熟了能吃,味道可就不敢讲了。

这两天你炒菜,他们一个个吃得肚子溜圆,你要是主动愿意帮忙,这帮大懒汉还不都推给你呀。”

第18章小妹子

第三天可巧轮到杨边疆做饭,还没下班呢,他就跑到冯荞的工房招手叫她:“冯荞,我师父有事找你。”

冯荞赶紧跑出去,才发现被骗了。

杨边疆把她拉进小食堂,笑嘻嘻指着锅灶,叫她先把米饭闷上。

“今天咱吃一顿米饭吧,小妹子你帮帮忙,我怕我淘米淘不干净。”

农具厂最不缺烧火的东西,木工组到处都是刨花和碎木片,随便哪儿抓一把就足够烧的了,小食堂还烧着用大铁桶改制的那种锯末炉子,用来供应茶水,也不用人在跟前看着。

冯荞淘米下锅,一半白米一半高粱米,把米饭闷上了,又跑回工房干活。

等她下班回来,杨边疆已经把几样菜洗净切好,就等着她来炒了。

青蒜苗炒鸡蛋,炒豆芽,红辣椒炒雪里蕻,凉拌芫荽,再来一个萝卜粉丝汤,八个人吃饭,四菜一汤加高粱米饭,在这七十年代简直是奢侈了。

冯荞一边做饭,一边心里头算账,鸡蛋按五分钱一个,光这一顿就炒了六个。

她在小食堂连吃三顿午饭,怕不得吃掉她一天的工钱,恐怕还不够呢。

这么下去可不行,冯荞心里决定,从明天起,不能在这儿吃了。

“冯荞,我师父叫我跟你商量个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